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六成上涨!哪些上市环保企业最舍得在研发上花钱

时间:2022-10-10 09:3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焱焱

中国水网曾在此前对2022年上半年221家环保上市企业营收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六成环保企业净利下滑。而在对上市财报数据的进一步追踪中,发现(除去在香港、新加坡上市企业以及未披露相关数据环保上市企业外)185家环保上市企业都舍得在研发投入上“花大钱”, 2022年上半年这些企业的研发费用总投入超66亿。值得关注的是,与六成企业净利下滑形成对比,六成以上环保企业研发费用总投入报告期内呈现同比增长趋势。

中国水网曾在此前对2022年上半年221家环保上市企业营收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六成环保企业净利下滑(相关阅读:221家环保上市公司半年报:六成净利下滑,但“他们”赚的还可以)。

而在对上市财报数据的进一步追踪中,发现(除去在香港、新加坡上市企业以及未披露相关数据环保上市企业外)185家环保上市企业都舍得在研发投入上“花大钱”, 2022年上半年这些企业的研发费用总投入超66亿。值得关注的是,与六成企业净利下滑形成对比,六成以上环保企业研发费用总投入报告期内呈现同比增长趋势。

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复杂环境中,上市环保企业在研发费用投入上的势好,或许能给同仁们注入强心剂。

干货:三年研发投入是降,还是增?

1.2022年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哪家强?

2022年,上市环保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且艰难,一面伴随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周期的来临,要在变动的局势中爬坡上升;一面要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把钱用在刀刃上。

不过,从各大上市环保企业披露中期财报数据上来看,“研发”是环保企业们虽然难,却也要持续的投资。

2022年报告期内,185家上市环保企业的研发费用总投入为668395.66万元,其中研发费用投入最高为5.9亿元,最低为35.11万元,平均研发费用投入为3612.95万元,研发费用中位数为1800万元。

从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情况来看,研发费用1亿元以上(14家)、5千万至1亿元(16家)、1千万到5千万(104家)、5百万到1千万(28家)、5百万以下(23家)。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411.jpg

就2022年上半年数据来看,研发费用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为:格林美(5.9亿)、聚光科技(3.073亿)、浙富控股(3亿)、龙净环保(2.292亿)、西子洁能(2.161亿)、华测检测(2.009亿)、盈峰环境(1.482亿)、海新能科(1.396亿)、公元股份(1.362亿)、碧水源(1.171亿)。

报告期内,在185家企业中,绿城水务、城发环境、顺控发展、侨银股份、大地海洋、汇绿生态、武汉控股、伟明环保,因企业发展战略或业务需求调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呈现出倍数式变化;旺能环境、天源环保、创业环保、清新环境、中航泰达、绿色动力、格林美、泰达股份、永清环保、京源环保、首创环保、军信股份等上市环保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超过50%。

被纳入统计范围的185家上市环保企业分别来自创业板(74家)、主板(82家)、科创板(25家)、北交所(4家)。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418.png

从上半年创业板、主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环保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均值、极值中能够看出:

在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62.96%的主板上市环保企业研发投入实现同比增长。研发费用平均支出约4625万元,最高达5.9亿元,最低为35.11万元。主板上市环保企业研发投入前五名分别为:格林美(5.9亿)、浙富控股(3亿)、龙净环保(2.292亿)、西子洁能(2.161亿)、盈峰环境(1.482亿)。

在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54.05%的创业板上市环保企业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研发费用平均支出3028万元,最高达3.073亿,最低为243.5万元。创业板上市环保企业研发投入前五名分别为:聚光科技(3.073亿)、华测检测(2.009亿)、海新能科(1.396亿)、碧水源(1.171亿)、中金环境(1.01亿)。

在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76%的科创板上市环保企业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研发费用平均支出为2513.71万元,支出研发费用最高达1.011亿,最低为519.4万元。

在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北交所上市的4家环保企业,除去华维设计外,研发费用同比均有所上涨,中航泰达在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涨幅高达73.4%。

2.2019年至2021年,三年数据有何趋势?

从2019年至2021年,185家上市环保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约110亿)、2020年(约118亿)、2021年(约142亿)。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423.png

185家上市环保企业在三年间,研发投入均值、研发投入极值都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2019年,研发费用支出最高为47700万元;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最高为80500万元,实现近2倍的同比增长;研发投入均值稳步增长,2019年、2021年研发费用投入均值相差1559.26万元。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429.png

从185家上市环保企业三年内研发总费用、均值变化、极值变化中不难看出,尽管疫情笼罩,但上市环保企业要在研发上“砸钱”已经成为共识,企业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不能削减研发技术投入。

环保企业各细分领域研发投入有何区别?

2022年,行业中最常听到一个词“内卷”,这种“卷”不仅体现在行业中,更具象化在各细分领域中。对环境产业企业所属细分领域按照大气治理、固废处置、水处理以及其他领域进行分类,能够看出2022年,在研发投入领域上市企业们也都在“卷”。

大气治理、固废处置和其他三项的研发费用支出均值不相上下,在这三个赛道的环保企业在研发上平均砸钱量级都在四千万左右。

相比较而言,水处理赛道则略显佛系,半年平均研发费用支出为2134.02万元,但在肉眼不可及的领域,水处理赛道的“卷”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如碧水源、首创环保等作为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领跑企业,仍然在研发领域坚持持续投入。今年9月,首创环保集团董事、总经理李伏京在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绿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首次发布首创环保集团的蓝色水工厂实践,阐述从核心技术好氧颗粒污泥的突破到工艺链优化践行双碳目标的发展路径;9月22日,碧水源和中国城乡共同参与研发的“基于微波定向挤压成型的创新型波纹膜研发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种中空纤维膜的低浓度纺丝废液回收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获评专利奖。可见,水处理领域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竞争之激烈。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435.png

水处理领域,研发费用均值为2134.02万元,支出最高企业达1.171亿,支出最低为2134.02万元。其中,研发费用支出排名前五企业为:碧水源(1.171亿)、中金环境(1.01亿)、首创环保(9226万)、伟星新材(7579万)、隆华科技(5510万)。

固废处置领域,研发费用均值为4760.26万元,支出最高的企业投入达5.9亿,支出最低为402万元。其中,研发费用支出排名前五企业为:格林美(5.9亿)、浙富控股(3亿)、西子洁能(2.161亿)、盈峰环境(1.482亿)、华光环能(1.109亿)。

大气治理领域,研发费用均值为4146.172万元,支出最高企业达3.073亿,支出最低为339.5万元。其中,研发费用支出排名前五企业为:聚光科技(3.073亿)、龙净环保(2.292亿)、雪迪龙(4493万)、中自科技(4079万)、先河环保(4078万)。

其他领域,研发费用均值为4508.29万元,支出最高企业达2.009亿,支出最低为35.11万元。

产业的“跃迁”需要从技术固化成产品,填充沟壑

近两年,《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系列政策的发布,也从政策层面宣告环境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因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六成环保企业研发投入在今年上半年的上涨并不是一种偶然。

上市环保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集体性增长,一方面是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持续投入才能保障产品的不断创新,而研发技术到市场产品的转换又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上市环保企业对环境产业发展的信心,只有对市场持有足够的信心,才会不断精炼技术,以技术型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苏伊士发布的2027年战略规划中也指出将“追加50%的研发投入,力求到2027年实现4%至5%的年均营收增长。”(相关阅读:苏伊士最新战略规划发布:加大投资力度,巩固在水务和固废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从环境企业所处的现实境遇来看,“疫情持续”、“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在堆砌,给环保企业发展叠加重重buff。这些buff没法治好家企业的精神内耗,也没法治好肉眼可见的业绩下滑。夸张一点说,环保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时代是一个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全新时代。上世纪在荒原中开辟前行道路、筚路蓝缕的初代环保创业者们,遗留下力求革旧、再鼎新的精神,是这条道路上的变与不变。

就可见研发投入数据来看,这些企业家们仍然在践行着上世纪从业者薪火相传的环保人精神,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启迪环境,这几年启迪环境内外虽有“千斤鼎”,但其研发投入自2019年至2021年,不降反增,2021年投入研发费用达1.87亿,这种咬紧牙关也要深入产业技术领域纵深地带的精神,作为局外人,只能衷心祝愿启迪环境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些倾力投入技术研发的企业们,是这个时代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复杂环境下,研发投入的加码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坚守,但技术领域的投入如何真正致用到产业中,值得持续思考。

正如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在“2021(第十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指出:“技术产品化水平是产业化水平的标志。产业化是横在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的鸿沟,这个鸿沟需要用技术的产品化来填平。”(相关阅读:傅涛:技术不固化成产品,就没有产业未来

技术只有固化为产品,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服务产品化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而技术产品化是服务产品化落地的重要支撑,在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产品化的理念已在逐步深入,用产品化让高质量服务落地。因而具备服务产品化的超前意识,建立符合客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运营需求的技术产品体系,已成为水务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E20环境平台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22(第十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将于10月25、26日在上海举办。携手技术界、产业界力量,共同探讨水处理领域的产品化发展之路。敬请关注:

微信图片_20221010093535.gif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