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北京控股柯俭:苦练内功 做区域环境综合供应商

时间: 2019-07-11 10:37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谷林

面对2018年的大背景,应该如何看待所谓“国进民退”现象,民企与国企该如何应对?环保市场整体遇冷的同时,是什么支撑了2018年度北控环境实现收入12.70亿港元,同比增长17%?作为行业领先者,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和行业未来?未来,北京控股有什么样的发展布局?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固废网主编谷林特别专访了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柯俭。

“国进民退”只是阶段性现象

对于“国进民退”,柯俭认为只是阶段性现象,“去年比较多,今年少了”。国家也意识到了,国进民退不一定好,并出台了很多支持民企的政策。他介绍,作为国企,基于身份,可能想问题做事情会相对长期一些,所以在运营过程中,地方政府等对国企有更多信任度,但国家在政策上并不一定就偏向国企。从固废行业现状来看,国企和民企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

柯俭认为,去年一些民企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因为个体企业的经营战术没控制好,在环保的战略方向与具体的市场战术方面结合的不够紧密,导致了战略风险,最明显的三个表现就是:短融长投,导致出现了现金流危机;在跑步前进的背景下,所获项目参差不齐;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能力,没有跟上拓展的步伐。去年很多双杀局面,就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业绩也没预想的那么好。

32.png

而对于国企来说,国家政策的约束性会比较强,政策的传导也会比较快。他介绍,现在大型国企纷纷进入环境产业,只是一个开始。现在大家还处于摸索阶段,再过一两年等一些国企摸索清楚了,可能会大举进入环境产业。但这个过程中,民企也将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因为国家对民企的支持,会空前强大。环境产业未来应该是国企民企携手共进。

北控固废板块要做区域环境综合供应商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环保标准不断提升,未来,国企应该如何应对?

柯俭认为,目前的环境产业里,国企多是一些重资产企业,提标改造是其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或许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威胁一些企业的生存。但重资产企业在环境产业中的战略位置比较重要。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也曾说过,当前,重资产企业仍然处于我国环境产业的C位,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在整个价值链拓展上,包括拓宽,不止是终端、中端,都可以向前拓展,实现重资产和轻资产互相匹配。除了生活垃圾外,还有危废、餐厨、厨余,以及更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市场,无论从深度还是宽度上,国企都可以拓展,有很多机会。

他介绍,作为国有企业和产业投资人,北控固废板块会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国家环境部的达标排放标准要求,来进行改造。这一两年,正在对一些历史较久的垃圾焚烧厂进行改造。

目前,北控固废板块定位于做一个区域环境综合供应商,替一些地方政府整体解决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

柯俭介绍,北控集团旗下有不少业务板块,如北控水务,在国内水处理领域可称为行业第一,北控环境、北控环保做固废处理,北京燃气集团主做城市燃气服务,规模也是行业第一,所以北控作为区域综合运营以及城市服务运营商,具备足够的资格。北控固废板块依托北控集团,可以更好地实现区域综合环境服务。地方政府,以区域综合服务形式委托服务,不但便于沟通及监管,也有利于企业利用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并保证环境服务效果的统一。

未来,北控固废板块计划先在几个重点城市探索实践,做出样板。

苦练内功 明后年或可体现出运营效益

自从整合了北京控股内部的固废业务以来,最近两年,北控固废板块一直在苦练内功。尤其是收购了EEW公司后,北控固废板块已经派遣了四五批技术人员以及公司高管去德国公司学习,长则3个月,短则一个月。技术团队与德国每季度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希望尽快将德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并消化。

柯俭介绍,垃圾焚烧技术起源于欧洲,德国公司管理和技术不错,运营也值得借鉴。并入北控固废板块后,各项业务收入均有很好的提升,公司也从之前单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公司,开始拓展污泥处理处置业务,并开始来国内进行参观互动。在新项目中,计划将引进德国技术。

在国内,北控固废板块的项目并不多,大项目主要包括西咸新区3000吨的项目和广西北海的1400吨规模的项目,也有一些早前项目的扩建工程。之前并购的一些项目,建成时间比较长,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不大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正在进行一些既有项目的提标改造。

据介绍,去年北控环境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淀项目开始投入运营。其他技改项目收入其实还有所下降,今年一些项目改造将进入尾声,估计一年后可投入运营、明后年可体现出运营效益。

12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