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薛涛:从王凯军新书里学管理和看个人成长

时间: 2023-10-07 11:15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凯军老师从环科院这样比较严格的科研体系里,一路选择,最后进入清华大学这样相对自由的科研体系里,选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凯军老师从政府机构直接走进企业,他可能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优秀的企业家很多,优秀的王凯军老师却只有一个,比较珍贵。

说起来,从企业战略到个人战略,都是在做选择。到底用什么原则去做这个选择,需要向长远看,要发挥自己的所长。

王凯军老师不可能被复制,因为时代的原因,很多东西都过去了。记得南怀瑾解读老庄时貌似说过,我们刚入世的时候看的是论语,那是百货店,有你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当我们四五十岁的时候,看的是老子,那是药店,是解决我们人生的本质——我们所追逐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在复盘,或者在确认我们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凯军老师人生中的选择,其实很多是本质的东西。他追求开放创新。他看到一些技术产业化之后就会放手,让企业去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中间他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看到,凯军老师没有从金钱的角度出发去抱住一个技术,把它做大做强然后上市,成为一位企业家。

“我相信他有这样的能力,这可能也不是他全部的能力,但是企业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比如公关、营销等等。在国内环保市场,做乙方会比较残酷,这也许不是他所擅长的,也许需要他自己涅槃。总之,如果这样的话,凯军老师对各种创新的热爱,以及他在此的复合能力长板就会被浪费掉。所以他许多选择背后,一定有其人生观基础。”

03时代的周期不可复制 产业的下一个春天在哪里?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说过,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无论是个人到企业其实都很难复制,比如北控水务,比如凯军老师,因为时代的周期已经过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去看未来。

在凯军老师的人生历程中,他在20年前就提到了产品化、Lipp罐。E20环境平台最近正在推产品化,认为环保产业应该向别的行业看齐,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产品化绕不过去,必须要做。而凯军老师在20年前就提到要标准化、装备化,要有系统,以及智慧的加持。当时他和山东十方环保合作,在谈到厌氧技术在工业上以及在有机垃圾处理上的转化时,他都在强调这个,到现在,实际上这条路还没走完,十步只走了一二步。产业发展,需要我们这个行业的精英继续推动。而王凯军老师的前瞻性,让我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还有凯军老师对商业的敏感性。2003-2008年,正是国内BOT最初发展的黄金时代。胡晓勇带领中科成通过BOT快速发展。2007年,由化学工业部第三设计院改制而成的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它曾参与了柏林水务的投资,上市之后比较看好工业特别是化工市场,却没有在BOT上做很多,从而错过了那段BOT发展的浪潮,否则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小的北控水务。还有曾经的凯丹水务、天津环科院等,也都是做了几个小BOT项目就不再做了。

那个时代有一个周期,就看谁能抓住。其实这是一个产业或者商业上的问题,凯军老师当年在这方面也有思考。现在,北控水务作为一个行业领头者,所面临的挑战是资产由量转质、扩张速度下降。这时,该如何实现技术驱动?在此,北控水务可能比中持实现技术驱动还要复杂,因为它原来在资本方面太强了。

实际上,环境产业一路走来,真正走向技术驱动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而类似这样对于企业战略的思考和对市场的观察,在他的人生中有很多。依据凯军老师这些年所积累的经验,相信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出现不少,而他的技术能力的发挥,在产业未来中,也会占据更高的位置。其中关于产品化驱动的思想,未来也会有更高的评价。

从量转质是一个行业内卷的过程,这其中的技术创新,和适应的商业模式结合,会实现存量市场的二次优化。我相信,这会是环保行业的下一个春天。

04光有技术天分未必成就现在的王凯军 要有平视这个世界的能力

那么,是不是一卷了,大家就没有机会了?

其实我们都是站在现在看过去,然后觉得那个时候机会多,实际上就看能不能抓住机会,或者有没有能力。一般人做不到站在未来看现在。

其实站在未来看现在,依然会觉得有很多机会。只不过是有一些东西抑制了我们对于机会的发现和把握。

如侯总(行业投资者)所言,如果我们较早地进入闭环,就封闭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我理解,闭环就是你胆怯。

我曾经讲过一个人生长到50岁的循环,就是从胆识到常识,从常识再到学识和知识。

人为什么会胆怯?因为你没有实现平视。对什么事一旦仰视,你的智商就是被压制的。

比如你如果特别怕你导师,一见他就哆嗦,你就很难吸引他对你的关注和他对你的认同。

污泥行业有个网络名人叫泥客庄主,是一个外资企业的代表,基于本身位置,他应该对国内的技术有一些瞧不起,是俯视的态度。俯视就会影响对一些事情的客观判断。泥客庄主对行业和项目的很多质疑文章,非常受行业认可,其中中国水网也报道过他对于广州污泥项目采购的批评,留给大家深刻的印象。但他对凯军老师的质疑并不成功。

在污泥市场的草莽时代,国产技术中间有90%部分实际上并不成功。其中很多人做项目靠的是关系,做一两个就消亡了。比如当时较受关注的低温干化、高压板框技术,最后都“掉下去了”。但凯军老师参与的几个技术总体上是成功的,至少成功率比别人高。

我国的环保技术,的确有很多引自国际创新,比如滤池、MBB、生化中的各种工艺,都是国外先出现,但是我们也有可以平视西方世界的优势,比如中国市场有很强的化工优势,有很强的反向创新和走向世界的能力。

凯军老师难得的一点就是,他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平视世界的水平。他尊重国外技术的一些优点,同时也敢去突破,没有被仰视压制了智商,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种天分。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