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傅涛:从产品化、品牌化看环境产业升级

时间: 2016-09-27 11:47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傅涛

1477384468129168.png

现场发言视频实录

从“招待所”到“香格里拉”,从“普通游乐场”到“迪士尼乐园”,很多从计划经济转型成功的行业,让我们看到品牌化带来产业升级的力量。如今,市政污水处理行业正迎来产品化、品牌化时代。未来行业如何升级,升级之路是怎么样的?在2016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傅涛从产品化、品牌化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环境产业的升级。他说,未来五到十年,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将涌现20-30个服务品牌。

1474684303713895.png

以下为傅涛现场分享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过去十五年,中国市政污水行业发展非常快,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行业成长,从小到大的产业辉煌。2000年,污水处理厂四百多座,今天已经发展到四千多座。污水处理率已经从30%多提升到90%多,污水处理能力从2000多万吨/日的规模,发展为现在2亿/日的规模。

行业的困惑在哪里?

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行业的困惑。

低价竞争带来的冲击。出现了地下污水处理厂7毛多钱/吨的处理价位,甚至也出现了3毛多钱/吨的价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更多来自外行业的“野蛮人”不断进入环保行业,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其他行业不景气,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更多行业企业开始蜂拥而至进入了环保行业,尤其是市政行业,这里好像成为了“野蛮人”的乐土,这些现象,归根究底是我们这个行业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门槛。

规模和品牌错位,行业门槛低。从产业角度来看看市政污水行业,在行业中,专业公司和非专业公司区别有多大。十多年以前,首创刚刚上市的时候,很多业内企业不是很看好,认为,首创根本不懂水务,只是融了一点资金。但现在我们看到了首创不仅发展了,而且发展的很好,甚至成为了龙头。

现在,诸如中建,中铁,葛洲坝等这样的集团,也开始带着更多的钱进入到行业中。仍然有很多人嘲笑他们不懂技术,但是我们自己又懂多少。因为行业真正的品牌公司没有出现,没有行业门槛,很多赚不到钱的外行业企业就会往我们这个行业进。市政污水行业也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更大的需求正在打开。

同样的情况,我们看下手机与汽车行业。

手机行业的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是一致的,不论是苹果4、苹果7,还是国产明星华为。

汽车行业也是一样的。一个优秀的产业领导者,必然拥有很清晰的产品品牌,有自己的行业门槛以及技术特征,一个外行的公司很难全方位的介入,但是颠覆性的公司也会出现,像特斯拉切入了汽车行业,小米也是这样,但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产业化非常好,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而我们行业,品牌和产品往往是分离的。北控是市政领域的公司,而无论是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还是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等等很多都向北控的品牌靠,这样是不科学的。

一个产业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一定是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完全吻合的。我们行业的很多领跑企业只是钱便宜,关系好,规模大,但一旦来了一个比它更有钱,关系更好,规模更大的公司,可能行业就会出现一些颠覆性,所以现在我们行业的规模和品牌是一种错位,这种错位很严重。

同时行业还面临着同质和低价竞争,因为没有品牌标识,甲方无法做好识别。比如一个上海院设计的工程,设备、工程等可能是中铁完成的,而集成又可能是另外一家公司完成的,可能拿到项目的只是扮演了集成商的身份,只是有钱可以拿到项目而已。这就使得低价与同质的恶性竞争在所难免。

产业转化的六个历程

我们用一张图看看产业的转化历程。

1474683625708426.png

技术研发是第一步,需要不断追求技术突破。从“七五”到“十三五”,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资金,涌现了大量的科研项目,这是产业转化的第一步。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技术束之高阁,花了钱并没有得到应用。一个技术不可能马上应用,还需要张辰这样的设计大师的推动,设计院是关键环节,中国是一个工程强国,市政领域同样是世界强国,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单位。这就从技术研发走到工程化。但我们经常把工程化类比成产业化,产业化是企业家牵头的,是让一个产品离开大师也可以建得起来。需要每一个产品都由高水平的人完成,按照标准化的流水线进行连续、规模化生产,到哪里都不变形。实际上,我们行业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做的非常弱,服务更加没有产业化,污水处理厂也好,垃圾处理厂也好,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仍然是工程化建设。产业化运营需要一个稳定的、不变形的输出。产业化的结果是产品化,但是有了产品,并非就有了市场,还得有竞争力。

所以说产品化以后要有商业化,一个产品卖不出去,性价比不合适,就没有市场。这说明市场化和产业化也不是一回事,有了产品化,还要有竞争力,可以获得更大的份额,这就是商业化、市场化。

有了品牌化,还要有规模化,如果不形成一定的规模,就进入不了资本市场。现在很多环保企业也在资本市场的边缘,很多登陆了新三板,但最终的目标是上主板,想得到大量的融资,必须把单一产品做成规模,有了规模化,才可以形成资本化。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傅涛

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校友联合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

曾经负责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多项水业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两山经济》 、《城市水业改革的十二个问题》、《城市水业改革案例与实践》、《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等专著。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