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大型国企、央企布局环保产业的三大路径

时间: 2018-01-30 09:54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薛涛

目前,PPP项目中大部分非运营的公益类项目,比如河道治理、园林绿化等,由于其模式设计对建筑类企业相对更容易适应,带来了当前这类企业在PPP领域的突出业绩,也包括环保方面。然而,也由于这类PPP项目(我们称之为PFI类)的运营属性太低,带来了社会资本偏工程、利润而轻运营,政府偏融资到位忽视长期效率提高,金融机构偏无风险担保忽视项目本身判断的不良趋势,再加上这类项目中出现的高杠杆现象,近期有关部门正在规范治理中。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近期被严格规范后,又一重磅文件出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开始要求央企管控PPP风险。《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防止过度推高杠杆水平。

薛涛认为,可以预期的是结合财政部对PPP的规范要求和对纯政府付费项目的审慎推进要求,未来央企尤其是建筑类央企在PPP领域的突飞猛进的状况会有所改变,对于转型运营较早谋划的企业可能会在项目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反而由于本身的相对实力增长获得更大的相对份额和未来持续的竞争力。此外,前期应该有些签约项目可能无法落地,而未来可以落地的项目虽然数量减少,但总体品质应有所提升。

在前期高歌猛进的业绩前,还是有部分央企高度认识到仅仅依赖施工这样简单的商业模式,即便因为PPP获得短暂的市场增量,也很难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力和持久转型的方向。因此,才出现了设立环保公司,聚焦运营能力的部分企业的谋求转型的情况,而且从水务,有些还扩展到了固废和农村等新的政府付费的环保运营领域。这个是相当值得鼓励的,无论是对PPP的健康发展而言,还是对企业本身。

另外,这些企业在这个领域更多的是以投资运营为主要的发展手段,虽然除了部分领域会尝试研发制造自己的技术和装备,但是为了提高效率,依然要与大量上游技术细分的企业合作,后者也往往以民营企业为主。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游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长期运营视角对政府环境治理的长期目标的稳定,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国企:布局全国,谋求转型

第三类是地方公用事业平台公司(地方国企)的转型,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外业务,比如海峡环保、厦门水务、北京环卫等。

这类地方公益性国企(也是属地性环保公司)走出去之前,首先要经历自身的本地基础设施集约化运营、与地方政府划清服务界面和治理结构企业化的三个步骤。有的还需要启动引入外部资本甚至上市以找到自身的发展动力。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平台公司转运营,政企界面分开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后续国发60号文的重要内容。

这些企业的市场化转型,本身促进了其为本地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的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不同水平的中国各地之间的环境设施运营和环境治理的能力和资源流动,对于提高整个环保设施运营和相关公共服务都是很有利的。

和前述类似,虽然这些企业也会开发一些自己的技术和生产一些装备,但是给上游企业还是留下了很多的合作发展机会。

除了之前已经存在的依托于特许经营改革发展的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大半数也是国企,往往是较早走出去的地方国有企业和一些金融背景投资运营公司---—如北控、首创、天津创业环保、光大、上海环境等等),综上所述,近期主要的央企国企进入环保行业的三个类型,还有其他典型,比如中航系的中航华航进入排水领域,中航环卫进入环卫领域,中航工业并购凯天进入各类环保领域等等,都是大型中央企业看中了市政环保的巨大空间的代表,与本集团的业务相关性没有上述几个类型那么高度相关,但也有一些内在资源的协同考虑。

作为我国巨大的环保治理需求,本身在全国或者地方具有相当实力的国有企业进入环保领域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符合我国的所有制分布国情。要避免大家所担心的负面因素的出现,首先还是要保障前期采购程序的三公原则,以及后期环保监管的到位。在这两个条件下,企业间的充分竞争各取所长,必然也有其生态组合的双赢格局出现。

伴随着PPP的逐步走热,未来国有企业布局环保领域的脚步将持续加强。事实上,PPP领域,国进民退在特许经营时代就已经发生,国企由于具有融资成本低,集成能力好,政府品牌可信度高等优势,竞争力强劲,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企没有了生存空间。在技术领域,民企存在很大的竞争优势。

由此,薛涛指出,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国企的进入。国企进入后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只有机制好的国企才能在竞争中领先。如PPP项目要求所有环节的竞争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如果国企的确具有好品牌,融资能力强,与政府沟通有优势,在竞争中相对民企拿到的份额多, 也是无可厚非的。对此,薛涛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如果是做技术的公司,应该与国企进行生态合作。国企也需要民企提供的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末端用户还是市场化选择的,找到好的技术合作,可以帮助国企提高自身优势。

附市场空间巨大!大型央企国企正强势进入这一领域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班娟娟

针对大型央企、国企进入环保产业之后,会不会对名企造成挤压?二者存在关系?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特别撰文发表题为《市场空间巨大!大型央企国企正强势进入这一领域》

blob.png

作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及全球最大核电建造商,中广核也在深耕环保产业。1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召开2018年度新闻发布会,集中推出多款治污治废“神器”。下一步,中广核还将大举进军水务环保市场,并逐渐将水务环保列为重点新兴业务。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这仅仅是当前国企央企加速抢滩环保领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不少大型央企国企都在强势进入环保领域。在专家看来,这不仅基于环保政策压力,也符合国资政策目标,是其完善全产业链,寻找业绩增长点的新路径。

编辑: 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