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1-17 11:2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薛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将其总结为一个目标和三个视角,一个目标就是生态文明这个目标,三个视角分别是绿色视角、产业视角和生态监管视角。我想重点谈谈对三个视角的理解。
第一个是绿色视角。以前我国大的方向是发展经济、减少污染。而现在是以生态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来确认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发展和生态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行关系,甚至是生态高于简单的经济发展的关系。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农业领域结合化肥减量和土壤地力恢复,通过农田的消纳能力来确定养殖业的规模;在工业领域,针对北方大气污染问题,政府提出,根据大气在冬天的环境容量限制,结合供给侧改革来安排和限制工业的产量。这种理念的转变成为附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不再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龙头,环保也不再处于从属的、仅仅是减少污染的被动地位。
这是从末端思维走向整体思维。生态视角就是整体思维,而环保视角是末端思维。环保不能仅仅作为经济发展背负的成本,而是在生态文明目标下通过绿色化走向共赢,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关于绿色视角,我还想谈谈对生态功能区的思考,包括生态红线的划定和国家公园制度的建立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保存我们最珍贵的一部分生态资产,进行有限度的开发,通过环境的整体评估来限制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的强度,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恢复和提升生态的供给能力。比如,在荒漠化治理上的进一步投入,就要求对新的制度进行探索,比如官员绿色GDP的考核以及生态资产化。
第二个是产业视角。所有工作的抓手最后都要能落实到产业上,这样才能使环保与经济同时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好的环保也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培养绿色环保产业本身也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补充。通过创新和生态环保技术的提升促进经济的发展。
更高级的形式是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减小对环境的压力。这是供给侧改革中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个外在推动力。举例来说,某种产品本身如果不能消化环保成本,说明这种产品是低质的、低效的,对环境的掠夺是恶性的,产品竞争力就很弱。想要使这种产品能够消化环保成本,就需要技术能力的升级,随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对环境人才的需求,最终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三个视角是生态监管的视角。十九大报告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部分中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公众与组织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其核心是发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就是在强化政府对市场活动管理的同时,也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尊重。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政府要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机制、能力建设方面还有继续摸索和提高的空间。
现在政府实施集中环保督察,是对过去存积的严重问题进行纠偏,是对制定标准很高、落地效果很差这种现象的纠正,也是对整个社会缺乏对环保工作的尊重这种风气的纠正。这种短期的行政手段对于解决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是有效的。但如何把这种短期手段纳入到长期的机制建设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加强生态监管方面,最近生态环境部启动的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是一个例子。这是国家继2016年把地方大气监测站收归中央进行管理之后,在环境领域进行垂直管理的又一个措施。水质采测分离就是把各省份的环境监测站收归中央管理。之前,水体的检测是由省里做,做完后报给国家。因为是省里出经费,检测结果就可能会受到省里的干扰,数据就可能不准确。现在的做法是从社会检测机构购买采样服务,用密码对样本进行编码,随机寄给30多个省份中的任意一个,让其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直接上传生态环境部。比如黄河流域某个断面的水质检测,可能是江苏等其他省份监测站来做。
这个措施显然加强了环境监管中国家管控的力度。环境信息是龙头,如果环境信息不准确,后续的工作就不会有效果。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牛鼻子是“环境质量信息”,不是“减排信息”。也就是说,要看环境质量本身,而不是减排量。通过对准确信息的把握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老百姓对环境的感知和生态环境部所宣传的环境治理成绩之间有偏差的问题。
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既是污染防治的基础,也能体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公平性。生态环境部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打击力度肯定会越来越大,数据造假的现象将得到遏制。
关于环境信息,还有一个需要我们着手去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库,为生态环境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这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数据共享。也需要各层级联动,进行数据的审核与汇总,组织质量核查,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标准,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健全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数据管理机构还应做好数据保密管理工作。
不难发现,过去五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最重要的成就是确认了环保的重要性。经过这五年,老百姓真正开始重视生态问题,大家相信国家是真的重视环保,建立了对未来环境治理工作的信心。第二个成就是对地方政府督查机制的初步建立,比如引入绿色GDP的考核。第三个成就是以企业为主体治理环境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第四个成就是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保治理的态势逐步形成。对政府环境信息的查询,对污染信息的公开,这些在以前是做不到的,而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起来看一下PM2.5的指数。信息公开是政府自我加压的一个过程,也是保证民众参与的重要手段。
编辑: 赵凡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