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国十条”发布实施。紧随其后,我省出台了“大气五十条”防治措施。省委、省政府把大气污染防治列入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四大攻坚战和教育实践活动四大攻坚行动……
一年间,燕赵大地大气污染防治掀开了新的一页。顶着经济增速回落、财政收支紧张、清洁能源短缺的重重压力,我省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今年前7个月,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全省设区城市主要污染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0%,PM10下降7.9%。
突出治本攻坚,6643工程推进减煤压钢
头绪多治理难,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我省将治本之策对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
“河北是重工业大省,压减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对河北经济发展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冲击,但即使伤筋动骨,也必须压减。”省委书记周本顺的话掷地有声。
突出治本攻坚,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向“绿色”转变,我省正大力实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具体到今年,将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11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1800万重量箱。
在大力度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省还开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药方”。“今年全省PM2.5浓度要下降4%,至关重要的一项措施是要坚定不移地完成1500万吨煤炭年度削减任务。”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我省划定了25个重污染控制区或禁燃区,煤炭削减752.66万吨,占全年净削减目标任务的50.2%;淘汰燃煤锅炉2256台,完成目标任务的3.76倍。“为补充能源,我省通过节能、增补天然气等措施替代燃煤,天然气替代燃煤小锅炉共115台,完成建筑节能改造252.6万平方米,协调增加天然气供应总量67.6亿立方米。”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处长王栋书说。
一系列减煤压钢措施的落实,正在为燕赵大地换来越来越多的蓝天。“自今年4月份开始,我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面积从6.5万平方公里降为0.01万平方公里,轻度污染面积从9.6万平方公里降为2.6万平方公里。”王栋书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全省气态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连续大幅下降,全省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26.7%和20.0%,并保持从1月至6月每月连续同比下降。
突出重点行业,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大气污染防治时间紧任务重,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打蛇打七寸”,我省将治理的重点瞄准了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重点行业。
自去年起,我省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四个行业攻坚方案确定的606个重点治理项目中,已有440个工程项目达到了竣工和完成标准,占72.6%。全省列入国家责任书的项目有103个,完成项目80个,完成比例达到77.6%,超过时间进度要求。钢铁烧结机和电力行业分别新建、改造脱硫7687平方米和748.3万千瓦,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1.1%和72.9%;电力、水泥行业新建脱硝项目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0.5%和207.6%;电力、钢铁、水泥行业的除尘改造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4%、195.5%和122%。截至6月底,四大行业投入治理资金约39亿元,全部完成治理需投资50亿元以上。
“我省四大行业环保设施投运以后,每年还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运营,特别是国家在钢铁、火电等行业实行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使得我省钢铁企业运行成本增加约20亿元,火电企业运行成本增加约15亿元。”省环保厅副厅长李葆介绍说。
突出联防联控,多部门多地区合力治污
大气污染防治是个系统工程,仅靠环保一家难以形成合力。
从成立全国首家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到现在全省11个设区市、2个省直管市和166个县(市、区)都成立环保警察队伍,我省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实现了有序衔接。多部门联防联控不仅充实了环境执法力量,更有效地震慑了违法排污行为。截至目前,全省立案侦办环境污染刑事案件1434起,破获110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94人;检查排污企业31869家(次),发现环境违法企业2329家,取缔1304家,责令整改796家,行政处罚364家。
大气污染没有孤岛,区域合作联防联控成了我省治理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举措。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正在共同研究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同步执法和交叉执法行动,推进协作机制有效开展。我省也正在抓紧制定《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方案(河北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尽管全省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全省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仍超标严重。”陈国鹰告诉记者,我省正在研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三年强化行动方案并探索建立科学治霾决策支持系统,以更加深入、具体的大气污染治理对策,推动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编辑:李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