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加强我国烟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的监督管理

时间:2014-12-22 15:21

来源: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微信

在过去的2013年新年之际,一场从北到南的“阴霾”,疯狂的肆虐大半个中国,呈现出严重的十面“霾”伏之势。北京一月份甚至只有5天是无霾日。空气中PM2.5浓度已大大超过了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年PM2.5(0.035毫克/立方米)和24小时PM2.5平均浓度限值(0.075毫克/立方米)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空气中的PM2.5浓度超过0.01毫克/立方米,就将对人体产生危害。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的英国伦敦“毒雾”事件,都导致了大量的民众丧生,经济损失惨重。特别是伦敦“毒雾”事件,短短5天时间就造成4000人直接死亡,后续死亡人数持续增加,经估算最终高达1.2万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指出:“5微米以上的话就到气管支气管,但是5微米以下,特别是1到3微米的话,就会进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来做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它都会有影响,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做过的一个调研结果显示,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话,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

我国烟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在过去的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火电厂建设了约98%装机容量的高效除尘器、约86%装机容量的脱硫设施、70%左右装机容量的低氮燃烧器,14%装机容量的脱硝设施,基本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SO2、NOX等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至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1万吨,比2009年下降1.32%。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4.29%,超额完成10%的减排任务。

但是在烟气治理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国家缺乏对烟气治理设施进行科学评价的指标和要求等一系列问题。

例如近几年来,因国家环保政策的原因,国内大多数火电机组均须在短时间内加装脱硫装置,脱硫市场需求出现超常规增长,就项目总量来说,这几年中国的烟气脱硫市场比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总和还要多。由于我国环保监管还不到位,脱硫市场极为混乱。为此,国内各种各样背景的企业,纷纷涉入烟气脱硫这一新产业,导致一夜之间,中国冒出了上百家脱硫公司,几十种脱硫工艺。一时间脱硫厂商良莠难分、脱硫工艺优劣难辨,加上中国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脱硫市场的混乱。目前,国内很多无成熟技术和无成功投运业绩的公司与国外一些没有资质的小公司合作,编造一些国外业绩以蒙蔽用户。此外,一些国内的脱硫公司将一些实验室的中试装置,仅仅经过简单证明就草草推向市场,打着“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号以欺骗用户。很多经过几年才建设好的脱硫装置形同虚设,无法正常投运,不仅无法达到环保的目的,甚至成为累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调研和普查,不少环保设施的运行状态不够理想,与设计要求尚有差距,其环保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脱硫设施为例,2008年国内有关部门对脱硫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脱硫设施的投用率依然较低,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95%,脱硫效率达到设计要求的尚不足60%,脱硫设施普遍存在运行管理水平低、管理状态混乱、技术消化不良、设备维护不到位、技术监督不到位、对机组复杂工况适应性差、GGH腐蚀堵塞严重、故障率高、存在较严重的旁路运行、难于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等现象,使得脱硫设施SO2的减排效果大打折扣,设施的运行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烟气治理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烟气治理设施不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为了确保建成投运的烟气治理设施实现预期污染物减排能力,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污染事故,实现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目标,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从管理层面提出烟气治理控制机制和设施高性能运行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相关诊断评价技术,加强对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根据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或检修,由被动环保向主动环保转化,不断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状态,实现在稳定达标前提下的高可用率、高节能和经济优化运行。企业应高度重视烟气污染物减排工作,进一步强化管理减排的力度,将烟气治理设施纳入厂内主设备管理范畴,建立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管理、运行、检修维护的规范性标准,对烟气治理设施实施规范化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呼吸是每个人随时都在进行的。因此,应该加强我国烟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培育公民环保意识,扶持民间环保组织,以社会监督辅助政府监督,以舆论监督推动政府监督。甚至更进一步,将烟气污染治理设备建设、运行的管理,提高到与药品管理一样重要的地位,毕竟不迅速解决高浓度PM2.5引起的严重阴霾问题,不仅仅对我国经济和国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还将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带来极大的破坏,进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编辑:成苗苗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