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日本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及技术创新力的国际经验(上)

时间:2015-12-09 10:10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作者:李瑞玲

目前,日本成为除美国、欧洲之外的世界上环保产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2008 年全球环保市场份额显示,美国占全球的36%,居第一;西欧占29%,排名第二;日本占16%,排名第三。

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 世纪50- 60年代,第二阶段为20 世纪60-70 年代, 第三阶段为20 世纪80 年代至今。1996 年,日本的环保产业产值估算为16 万亿日元,并成为日本新的经济和技术增长支柱产业。据日本环境省统计,2001 年日本环保产业市场约为32.1 万亿日元;2009 年约72 万亿日元,雇用规模约185 万人;2011 年日本环保产业产值GDP 占比达8% 以上,在整体经济低迷情况下,对经济起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日本政府对未来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的规模和展望已经明确。如2025 年日本水处理行业在全球的市场规模有望达110 万亿日元,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相关机械设备等。

随着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日本的环保与电子、汽车已并列成为世界三大先进技术产业。那么,日本又是如何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呢?研究发现,日本构建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实施的产业倾斜战略及政策、建立的官-产- 学- 研合作体制、以“环境外交”开展的国际合作等均对日本提升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权责明确,执行力强

日本在环保产业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果,首先应归功于政府建立起了完备的环保法律体系。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构建环保法律体系,迄今为止已形成以《基本环境法》为基础,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各方面,以污染物排放、企业责任、自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财政补助及受害者补偿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和体系。日本的环保法律体系明确了社会各界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协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规定社会各界应通过公平负担、相互合作来努力保护环境。另外,日本颁布了一系列涉及纠纷处理、损害补偿、事业费用开支等程序性法律规为法律的实施确立了更加明确的程序。可以说,日本环保法律体系不仅完备,而且权责关系明确,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二、实施产业提升战略及“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日本复兴战略”以提升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避免传统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的问题,增强21 世纪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初步拟定了旨在占领世界领先地位、适应21 世纪世界技术创新要求的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环保能源领域,包括环保机械等环保产业、资源再利用与废弃物处理、新一代汽车产业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通过发展上述战略性重点产业,构造日本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球尖端创造型”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高附加价值水平,大大增强21 世纪日本经济和产业的竞争力。

2007 年6 月,日本内阁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并发布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其目标是:创造性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即建立一个“低碳化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共生的社会”,并形成能够向世界传播的“日本模式”。该战略的颁布,不仅进一步推动日本环保产业向深度发展,而且把日本环境保护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2013 年,面向日本经济的再生,日本政府实施了“日本复兴战略”,计划通过“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这“三支箭”力争在未来10 年内实现GDP 平均增长3% 的目标。“日本复兴战略”包括三项行动计划,分别为“产业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和“国际拓展战略”。在“国际拓展战略”中将通过实用化的规制与制度改革、尖端技术实证“零规制”激发创新。安倍在演讲时提到,通过实施“日本复兴战略”,将力争使日本成为享誉世界的“实证发达国家”,让人们一旦想尝试创新,就会联想到“对了,去日本吧”。集中力量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实现国际拓展成为21 世纪日本重要的战略方向。

未完待续……


编辑:曲宏斌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