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

时间:2017-04-14 10:16

来源:科技部

4月9日至10日,以“我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为主题的第S33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中国科学院丁仲礼院士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院士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20多家单位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科技部万钢部长、徐南平副部长应邀出席会议。

 


我国大气污染演变规律和来源成因十分复杂。在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和中科院先导项目等一批科研计划支持下,提出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机制的框架,在大气污染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理论创新,形成了对我国当前严重“雾-霾”污染特征与来源成因的基本共识:高强度污染排放是内因、不利气象条件是外因、二次化学转化增强是动力,三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性PM2.5污染快速恶化和蔓延。成果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已经形成对重污染成因的共识,支撑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决策与实施。但是由于缺乏针对重污染过程的系统研究,在微观理化机制上存在不同视角的科学争议。

为了进一步聚焦探究重污染过程,特别是在微观物理化学机制、污染过程与边界层气象过程之间的耦合机制、污染演变全过程与主控因子以及污染协同控制等方面展开充分交流和讨论,从而提升对重污染过程科学认知的系统化、定量化水平,进一步支撑对重污染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香山科学会议围绕大气重污染特征与物理化学机制、污染与边界层气象及其耦合机制和多污染物协同防控途径与成效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上,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中科院丁仲礼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分别围绕“我国大气污染物控制路径与进展”、“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趋势分析与科技需求”、“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气候和气象因素对我国大气污染的影响”、“我国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主题评述报告。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刘文清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分别作“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与污染形成机理”、“大气组分立体观测技术发展与应用”、“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来源成因分析”、“大气雾霾污染与边界层气象”、“大气污染预报预警与科学调控”中心议题评述报告,全体专家围绕以上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万钢部长指出,按照对大气污染成因与防控“直接排放→间接污染→水土气循环互动作用”三阶段污染成因研究和治理的思路,多年来对于直接排放的机理研究、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有力支撑了“大气十条”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针对农业化肥、畜禽粪便等释放的氨氮、甲烷等气体对大气造成的间接污染成因与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部署。“十三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基于水土气互动作用的循环污染问题,强化水-土-气协同治理、工-农-城资源协同循环、区域环境协同管控,构建科学管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工程,形成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撑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下一步要把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和循环污染治理作为“科技创新2030—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重要内容,以科研成果指导工程建设,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

万钢部长强调,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要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不同阶段科研梯次布局间的关系。要继续坚持和细化对直接污染源及其治理的研究,同时增强前瞻性和引领性,对农业化肥施用等间接排放和更大范围内水土气循环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好进一步规划,形成支撑当前急需与引领长远的梯次科研布局。二是要处理好不同污染类型与不同科研手段之间的关系,当前直接污染、间接污染和水土气循环作用以及气象、气候等条件变化不断复合,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监测、模拟等科研手段。三是要处理好科技研发与资源成果共享的关系,要加强研发资源和成果共享,继续推进环保、气象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监测仪器设备和数据共享,服务科学研究,支撑决策部署。四是要处理好科研与科普的关系,要加强科学普及和社会宣传,科学家们要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向公众进行科普,提高公众认识。

万钢部长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出台大气、水和土十条,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都为大气污染治理做出巨大贡献。要科学分析、全面总结近年来全国上下一致努力的成果,前瞻研究未知因素,以形成社会共识,提升全民意识,共同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努力奋斗。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