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湖北 “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和建设规划 推进环保装备制造发展

时间:2018-01-16 09:51

来源:湖北省环保厅

日前,中国固废网获悉,《湖北省“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和建设规划》已经印发。根据规划,武汉将发展以环保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环保装备将发展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废旧汽车拆分及废钢加工技术和装备、碳捕捉技术和设备、湖泊景观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等。重点在武汉、宜昌、襄阳、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布局环保装备制造。全文如下: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和建设规划

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的迫切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各项任务,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专项规划的部署要求,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以来,湖北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产业创新主体,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生态环境,全省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一)发展成效

1.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十二五”期间,全省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材料、卫星导航等领域,加大项目策划和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了信息技术、生物、工业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专项。烽火通信刷新了光传输世界纪录,一根每秒传输560Tb的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武汉锐科研制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用特种光纤,突破了国际特种光纤产业垄断格局;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微铸锻”金属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制造历史;扬子江汽车集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研制的全球首款以液态氢为驱动能源的客车“泰歌号”成功下线,将极大地推动氢能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进程;铁四院研发的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障技术成功运用于武汉动车段,全面提升了我国高铁动车组运维保障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水平。

2.创新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围绕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我省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达50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6个。全省共有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4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有力推动了全省创新创业的发展。

3.研发费用投入强度明显加大

“十二五”以来,湖北的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9%,比2014年增加0.03个百分点。政府持续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2015年,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94%,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3/4。

4.产业创新效益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15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676.92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3.1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为22532项,比上年增长4.77%,位居全国第三位;技术成交额为78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位居全国第二位。电子信息、机械、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钢铁、食品、汽车和纺织等八大行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7119件,比上年同比增长了24.09%。

5.产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继出台了《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湖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建立省级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汽车、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工业强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国际化、服务型制造等工程,深入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引导技术、成果、人才、平台和资金等资源向创新创业一线聚集,技术创新生态环境正日益完善。

尽管“十二五”时期我省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产业创新能力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创新平台建设分散重复,功能定位不明晰,在若干新兴、交叉和战略性领域布局较薄弱;产业创新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相对不足,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面临的形势

1.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融合,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挑战。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先兆。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群体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不断加快,科技与产业向“智能、泛在、互联、绿色、健康”方向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方式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重组,价值链面临重构,多节点、多中心、多层级的全球创新网络正在形成,主要国家纷纷推出创新战略,谋求和巩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我国既面临着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被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