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31 13:30
来源:中国水网
(五)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共享,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七有”目标,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事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健康安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产业体系和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和行蓄洪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为主战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产业就业扶贫,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构建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有效机制。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坚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深化平安安徽建设。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社会持续安定,让人民永续安康!
三、2018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和建设。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支撑体系,开工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开展合肥先进光源预研,支持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建设首批10个安徽省实验室。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首批10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企业研发准备金、创新券制度试点。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和升级工程,支持企业、开发区在海外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建立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和技术市场数字平台。建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机制,支持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建成安徽创新馆。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开辟人才激励“绿色通道”,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启动国家科学中心引进海外人才百人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引进扶持5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开辟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完善科技事业单位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职称评价制度。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创新型产业和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
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再退出煤炭产能690万吨,压减生铁粗钢产能228万吨。推进“僵尸企业”处置,破除无效供给。推动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对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购置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现代医疗医药等专项支持政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成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中安联合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实施“皖企登云”计划,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生产线、车间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培育。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开展提升制造业质量标准行动,筹建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启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金融、供应链物流、人力资源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大力促进要素互融共用。加快省军民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防军工单位合作,加强军民技术转化运用、军民融合交流对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军民融合建设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加快发展智慧经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来临,我省要发挥优势,不失时机站上潮头。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中国声谷”建设,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发展。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突出应用示范和引领,在医疗、教育、养老、物流、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智慧+”应用试点示范。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