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两山经济价值规律——通过生态价值的链接,实现经济的增量供给

时间:2018-04-20 17:3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瑞英

十九大报告将“两山论”写进党章,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时代。“两山论”是要破解传统经济系统内无法解决的矛盾,是要开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新模式,这就需要认识“两山论”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

E20研究院经过近两年的调研、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两山论”背后新的价值规律,初步形成两山经济理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也在2018(第十六届)水业战略论坛上面向产业界首次发布了《两山经济1.0》,以助力“两山论”的落地,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经济1.0》创新性地提出了四条经济价值规律,分别为协同需求规律、生态供给规律、时空变现规律和循环奇点规律。为了让产业界更好理解两山经济理论的内涵,E20研究院针对以上四条经济价值规律,系统阐述两山经济理论的架构。

上一报道“两山经济价值规律之一:协同需求的满足需要找到合适的对价方式”解析了《两山经济1.0》的协同需求规律,主要从生态环境的需求侧进行分析论证,即两山经济以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利益需求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相关阅读→ 两山经济价值规律之一:协同需求的满足需要找到合适的对价方式)

《两山经济1.0》指出:人类生活的一切需求的满足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价值产生的本底,是价值之源。自然所拥有的价值远远大于人类创造的价值总量,每时每刻的增量也远远大于人类创造的增量,而这种价值增量需要通过人类的劳动转化,最终转化成社会生态价值,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循环供给系统。

人类劳动主要通过占有、利用、链接的方式转化生态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发挥的是人类劳动链接自然的作用,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智慧,挖掘生态资源,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将生态的价值源源不断的链接到社会的产品和服务中,实现生态价值的循环利用。在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循环社会。

传统经济不能将自然的生态价值纳入经济对价。生态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中国首先尝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将自然生态价值纳入经济对价。两山经济就是要利用自然的生态供给规律,使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最大化。

较为典型的是人类对农业生态价值的挖掘,如湖州市在“生态立市”的战略背景下,充分利用和链接生态资源,将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成当地的经济优势。湖州市将安吉白茶开发成生态产品后,目前的品牌价值达到35亿,2017年产值达22.58亿元,提高了农民6000多元的人均收入,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南浔区的10多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采用“健身跑道”养鱼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而且让养出的鱼品质更高,收益增加了2倍以上。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乡村旅游之路,2017年湖州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湖州市依托绿水青山,做精生态农业的同时也做优了现代服务业,绿水青山生态资源的的挖掘和利用使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断被放大,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中的劳动价值被生态放大,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即生态经济化。

湖州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化发展之路有效运用了生态供给这一价值规律,在生态经济化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价值,并通过人类的劳动链接到社会生态价值体系中,形成新的价值流,产生新的生态供给。

生态供给价值规律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循环往复,不断供给规律。在两山经济中,生态环境创造的价值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在人类劳动的链接下甚至会全部参与到社会价值的循环供给中。

《两山经济1.0》创新性的提出生态供给这一价值规律,希望产业界能够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链接生态价值,实现经济的增量供给。

E20研究院将会陆续发布《两山经济1.0》的其他几条价值规律,敬请关注E20环境平台的后续报道。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