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关于征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时间:2018-07-09 10:49

来源:生态环境部

5.4.3 基于敏感前体物来源解析的 O3 来源解析技术方法

通过 OFP 来表征不同 VOCs 排放源排放的臭氧前体物生成臭氧的潜能,进而分析不同排放源对环境空气中 O3 的潜在贡献,确定重点VOCs 控制源。具体计算方法见 6.4 节。

第六章 臭氧前体物源排放清单要求与特征分析

6.1 人为源前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要求

臭氧前体物源排放清单应包括 NOx 和 VOCs 排放源清单。前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应尽量通过实地调研和测试获得当地主要行业的活动水平和本地化排放因子,排放清单应包含多化学组分(SO2、NOx、CO、NH3、BC、OC、PM10、PM2.5、总 VOCs 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大气 VOCs 源排放清单基础上建立分物种的大气 VOCs 源排放清单。

(1)活动水平数据选取原则优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取。无法开展活动水平调查时,可采用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数据中获取相应信息。调研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行业报告、政府公报等公开发布数据;估算数据包括表观消费量、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计算得到数据等。

(2)排放因子数据选取原则优先本土实测并验证可信的排放系数以及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限值;无本土数据或排放标准限值的情况下参考国外参考文献或排放系数数据库数据,需要考虑与我国技术水平是否吻合,如不吻合,参考《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提供的我国相应部门工艺、规模等信息对其进行修正;以上方法均不可采用的情况下应用模型估算或物料衡算法。 NO/NO2 和 VOCs 的分物种清单或源谱可参考成熟的源排放成分谱或开展实测。

(3)对于有可能提供详细的分物种源排放清单的城市,建议根

据空气质量模式气相化学机理,将清单中的 VOCs 污染物物种按模式反应机理分配到真实存在的单一物种或根据化学键或分子结构组合的模式机理代表物种(如 NO、NO2)以及活性较强 VOCs 的物种(如甲醛、乙醛、丙酮、甲醇、甲酸、乙酸、乙二醛、甲基乙二醛、联乙酰、苯酚、甲酚、硝基苯酚、芳香醛、甲基丙烯醛、甲基乙烯基酮、甲烷、乙烯、异戊二烯、乙炔、苯等)。

6.2 天然源 VOCs 排放清单

采用模型计算的方法进行天然源 VOCs 排放量的估算,可以选择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 MEGAN(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BEIS(Biogenic Emission Estimates)、G93 模型。在数据的选择上采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且时间尺度上尽可能相近的数据。天然源 VOCs 排放给出排放量的逐时变化,并反映排放的季节变化特征。

植被类型数据采用二类调查资料结合遥感影像解译来获取;排放因子的获取方法包括实测法和光温模型估算法。排放因子获取方法优先采用实测法,如无法得到实测数据,则采用光温模型估算法。实测法利用某一树种排放 VOCs 浓度差和植物枝叶生物量干重来计算该树种 VOCs 排放因子。具体方法包括动态顶空法、静态箱法、叶片尺度法等,其中动态顶空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测量活体植物排放VOCs 的方法。

6.3 源排放清单的评估与验证

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分为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三类,本指南应用定量评估方法识别排放清单不确定性的关键源。

6.4 前体物排放特征分析

根据 VOCs 来源解析的结果,进一步评估臭氧来源。根据每一个来源因子对各 VOCs 组分浓度的贡献及该组分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该来源的臭氧生成潜势,进而计算各类源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

OFPi 即第 i 个源的臭氧生成潜势,[VOC]i,j 是第 i 个源中物种 j的浓度,MIRj 是物种 j 的 MIR。

第七章 源解析结果表述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可以明确城市与区域臭氧污染成因与前体物控制重点,其结果表述要求如下:

(1)阐明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源强变化和主要污染源分布情况分析臭氧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

(2)分析高浓度臭氧形成的主要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估算典型臭氧污染过程中各主要臭氧生成前体物排放源对环境空气臭氧的贡献值,诊断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来源贡献。

(3)研判臭氧与其前体物排放的敏感性,诊断臭氧污染成因,用于判断臭氧污染前体物控制方向。

(4)估算本地和外地不同类别前体物污染源对臭氧环境浓度的贡献,明确臭氧及其前体物本地贡献与外地贡献(占比),包括区域内各城市的相互贡献,以及城市内各区县的相互贡献。

(5)确定环境空气中 NOx 重点控制污染源与 NOx 排放源类的控制目标。

(6)阐明环境空气中不同种类 VOCs 的浓度水平与时空分布特性,确定 VOCs 重点控制物种、重点控制行业与重点控制源,明确 VOCs排放源类的控制目标。

附录:

一、环境空气臭氧来源解析技术路线及各方法技术流程

附图 1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路线图

二、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报告编写大纲(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作背景与工作过程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区域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及气象特征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