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傅涛:企业要找准位置,认真做属于自己的市场

时间:2019-03-13 10:0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晓佳

3月,又进入“两会”时间。5日下午,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挑战还很多、很大。在两会期间,中国水网特别邀请到E20研究院院长、《两山经济》作者傅涛,针对目前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以及热点话题,分享观点和思考。全文共上、下两部分,此为上篇。

下篇:傅涛:要充分调动“两山经济”优势,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1552442490708121.png

傅涛

虽然受大环境影响,2018年环境产业遭受了重创,但依然有很多需求显现出来,如长江大保护、环保督查常态化等。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强调,要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E20研究院院长、《两山经济》作者傅涛强调,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所覆盖的领域,只有30%到40%直接计入了产业的范围,未来很大一部分需求还在陆续释放。

但目前释放出的大部分需求还属于事业性需求,并非市场需求,不能因此而膨胀。

真正的环境治理主力军和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和污染主体,环境企业很大程度上像是雇佣军,凭借自己的专业化手段,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完成治理目标。

环境企业虽然相对来说,专业度高、技术水平高,有单独的融资通道。但也有局限性,不可能大包大揽。很多企业认为自己什么活都能干,看到需求便一拥而上,导致盲目扩张,以致出现很多问题,从而陷入困境。如2018年爆发的一系列环境企业危机很多就是由此引发的。

面对临时性的政策体系,不仅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做那么的大市场。政府的支付能力和承担的责任,也与社会所释放的环境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这一落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过去30年,我们的财税收入每年都以近两位数的幅度在增长。但现在,我们的财税收入增长在放缓,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减弱。而环境治理领域绝大部分是地方的市政公用事业,实际上要靠地方财税来进行支撑。

地方政府公共预算入不敷出,政府发债和政府融资平台也受到严格限制。傅涛指出,目前各种环境治理项目其实是简单叠加,涉及金额巨大,如黑臭水体治理等PPP项目,动辄就要几十亿,甚至百亿,这也给财税体制提出了很大挑战。

“如果只是专业度的落差,市场是可以补足的,如果是支付能力的落差,其实市场是补不了的。”这时候,一旦企业盲目进入,政府的债务负担很可能会转嫁到专业企业身上。

在环境产业的供给模式与需求不匹配的背景下,政府急需要转嫁矛盾。而企业又想赚钱,盲目进入,于是就出现了“两厢情愿”的市场状态。“一方讲着‘假故事’,一方当真的在听。”

一旦财政支付体系收缩,严控金融风险以后,市场问题马上就水落石出,原来盲目进入的企业瞬间陷入困局。

2018年的风浪,的确会带来短痛,因为一些进行到中途的项目停下来,造成浪费。同时这样的调整也是在重新划分中央、地方和企业的责任,各个市场主体也在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专业能力。

如国企、央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誉度相对较高,融资成本低,很多重资产更适宜由这部分企业来承接。民营企业则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体力。

傅涛强调,企业的经营战略,不仅仅只基于自己的能力,还要考虑系统因素,比如金融环境。2018年所谓的寒冬,也并非所有企业都受到负面影响,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经营,就能抗住风浪。没有找准位置,由于错误判断了形势而盲目扩张的企业,在这场风浪中折翼,是一种必然。(傅涛更多观点如下:傅涛:说完环境寒冬论 该说说企业如何增强体力了傅涛:只有绿色化转型才是深入企业骨髓的服务傅涛:2019年环境产业面临的四大外部环境傅涛:环境企业要有耐心扛过低谷期

在上海证券报的采访中,傅涛强调,一个产业如果不经历发展的冬天,就不会成熟,也不可能形成更好的良性发展。艰难期伴随着环境产业的发展和深化,也必将带来新的爆发,中国环境产业的真正脊梁也会快速的成长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议企业在未来要认真的做属于自己的市场,不能盲目冒进。也希望政府做好取舍,能为准确定位的企业提供更畅通的政策环境。

下篇:傅涛:要充分调动“两山经济”优势,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3月22日、23日,“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现场,结合目前的环境产业大势,傅涛又会带来哪些思考,敬请关注。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