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盘一盘】瞅一瞅这38家钢铁行业绿色工厂都是谁?

时间:2019-04-04 09:47

来源:工业绿色化

作者:易瑞池


 山东寿光巨能特钢有限公司。近年来,山东寿光巨能特钢有限公司坚持“绿色、节能、安全、环保”的企业发展宗旨,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工作,加大环保安全投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厂;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产品优化升级、技术研发创新、实施节能环保项目等举措,持续不断地打造高品质优特钢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促进了产量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是2012年10月1日国家颁布冶金企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后,首个由国家审核批准的项目,环保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标准,青岛特钢环保投资占总哦兔子的11%左右(约18亿元),按照国家新标准要求配备了世界技术成熟、装备先进的除尘、脱硫及脱硝设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一级水准。

河南

安阳市新普钢铁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入围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名录的钢企。新普钢铁是具有现代化管理规模的钢铁企业,注册资金19000万元,拥有球团、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五个生产主体厂。新普钢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着力打造低碳绿色的钢铁企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湖北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入围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名录的钢企。新冶钢创新管理思路,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冶金节能环保管理架构。投资十几亿元,对厂界边的锻造系统实施了搬迁改造和升级转型。在炼铁工序,公司成立了铁前节能降耗攻关专题组,通过提高风温、加大风量、稳定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提高喷煤比和开展系列节能改造,使铁前能源消耗水平大大提高,综合焦比下降15.5%,入炉焦比更是大幅度下降27.6%。仅此一项一年节约成本1.2亿元。

湖南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入围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名录的钢企。十一五以来,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投入三十多亿元围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建设废水综合和治理、烟尘综合治理等设施降低了污染物,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广东

广东省有两家钢企入围了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名录,分别是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自建厂伊始就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以建设“清洁新钢铁、绿色新钢铁”为目标,以助力科学发展为己任,践行“清洁生产、绿色工厂”环保理念。一方面狠抓内部管理,减少能源消耗与浪费;另一方面,持续加大节能投入,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目前,阳春新钢铁公司已累计投资近2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拥有十分完备的环保管理体系,能充分循环利用富余的煤气、蒸汽、废渣、废水、废物等,既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6月,是香港上市公司广南集团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总投资17,697.93 万美元,注册资本8,425.28 万美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8亿元人民币。

甘肃

近年来,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升级,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目前酒钢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正在加速融合,使酒钢向着工业化、信息化与绿色化“三化集成”的方向发展。

宁夏

作为宁夏自治区唯一一家入围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名录的钢企,宁夏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司实施了余气余压综合利用和循环水系统零排放改造,完成了36MW煤气及饱和蒸汽综合利用发电,烧结、高炉、炼钢、轧钢工序循环水零排放改造等项目,实现了全循环式生产和清洁化生产。

附总表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