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态产品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0-05-15 10:06

来源:自然资源智库

  在明确界定生态产品涵义的基础上,对生态产品的价值进行分析、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不同价值属性,构建相应的实现机制。

  01

  生态产品的属性特征

  2010年12月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首次提出“生态产品”概念并进行了定义:“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指出“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生态产品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生态产品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生产的自然要素的总和

  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成(部分有人工辅助)之物,自然要素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出来的物品”,包括空气、水、岩石、土壤、气候、生物等,这些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不同地域,由于各种要素的差异形成不同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过程会不断持续,这些自然要素总能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不断更新和恢复,即通过自然生产过程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及为人类提供服务,首先受自然规律支配。

  (二)生态产品的社会和经济属性——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共同产出的产品

  自然环境是天然存在的,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起源、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人类文明就是依靠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联合国环境署(UNEP)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因素和条件”。当自然要素作为生产资料或者劳动对象,成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就可以制造和创造出各种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此,生态产品的生产就不仅仅是自然生产,还受到了社会生产的影响。社会生产的介入赋予了这些自然要素以社会和经济属性,这一过程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

02

  生态产品价值分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言的,自然系统自身无价值可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产品的价值具有多维性,包括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以及人类尚无法认识的价值等等,其中,现阶段,对人类生产生活最有影响的主要是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是生态产品对人类生存的天然有用性,即无需人类劳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提供的服务。自然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维持自身的平衡和发展,这一过程依靠自然本身的机制实现,创造生态价值的“劳动者”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

  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是生态产品经过人类加工,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为的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物质产品的需要。生态产品到物质产品的转换,需要投入人类劳动,生产者是人类,转换的效率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在于生态价值的实现

  生态产品的属性特征,决定了生态产品既有生态价值,也有经济价值。生态产品之于人类,首先在于其具有生态价值,然后才可能产生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存在的基础,经济价值必须依附于生态价值而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正是对生态产品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关系的最好诠释。保护和提高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才能实现持续开发和创造其经济价值。只有生态价值存在和提高,经济价值才能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就会在。这正是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意义之所在。

  (三)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衡量与核算

  价值一般是指物品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用途或积极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强调劳动创造价值。效用价值论则是从对人的有用性来定义价值,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

  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适宜用效用价值理论来衡量。用货币量来衡量生态价值既缺乏科学性,又增加大量行政成本。

  生态的经济价值,适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地租理论、以及一般商品、资产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

0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过程,就是深入领会、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过程。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为指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一)明确责任主体

  按照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对本地区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负主体责任。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业务协调, 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一致,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二)分类精准施策

  生态产品价值具有多维性,而且多数情况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不会有单一的途径。而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不同价值,设置相对应的实现机制。

  1.将生态产品分类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确定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以“上限”、“底线”、“红线”为界,划分可开发利用的生态产品和不可开发利用的生态产品。

  2.生态价值的实现

  生态价值实现的范围,以“上限”、“底线”、“红线”之内的生态产品为主,同时覆盖开发利用领域。

  实现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有两条途径:

  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人类对“上限”、“底线”、“红线”以内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扰动,让生态产品按自然规律自行衍化。完善法律法规,对“上限”、“底线”、“红线”以内的生态产品严格保护,突出生态产品损害处罚规则。以现有的经济能力和生产力手段为生态产品的自身繁衍创造有利条件。

12

编辑:王媛媛

0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