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0 11:05
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
(4)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在武汉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中心(含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和应急物流枢纽,在鄂东南(黄冈)、鄂西北(襄阳)、鄂西南(宜昌)建设3个省级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含应急物资储备库),在黄石、咸宁、随州、荆门、荆州、十堰、恩施建设7座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依托沿长江港口及多式联运场站、铁路专用线,结合我省短缺粮油品种需求,建设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省级储备仓储设施、区域级及市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省三年拟实施项目132个,估算总投资330亿元,2020年估算投资92亿元。
(七)城市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万勇;牵头部门:省住建厅)。
1.三年目标。全省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9%以上;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到6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达70%以上;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设区城市具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武汉、襄阳、宜昌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50公里以上。全省设区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其他城市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易涝点整治全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开工7500个以上,完工5000个以上。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2.主要任务。
(1)补老旧城区短板。着力解决城市老旧小区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背街小巷卫生环境、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设施不配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谋划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2)补排水防涝短板。着力解决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不完善,抽排能力不足、排水管道不健全、城市易涝点整治不到位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排水泵站、调蓄设施、易涝点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城市新城新区以及新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河道整治等项目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方法,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
(3)补污水收集处理短板。着力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泥处理处置缺失等问题,谋划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配套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污泥处理处置、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4)补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短板。着力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题,谋划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老旧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5)补供水供气短板。着力解决城市供水供气设施能力不足、管网老旧、供水管网漏损率高、备用水源地不足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供水厂改造、老旧供水供气管网改造、供水分区计量、备用水源地建设、城市燃气储备调峰设施、城市集中供暖及管网设施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6)补地下综合管廊短板。着力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体系不完善、入廊率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马路拉链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综合管沟等重点项目。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综合管廊,对老城区管网进行综合改造。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廊覆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
(7)补道路交通短板。着力解决城市路网密度不足、微循环不畅通、主次干道断头路、公共停车设施和充电桩不足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公共停车场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8)补公共体育设施短板。安排不少于10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使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一场两馆”(1个标准体育场、1个不少于3000座体育馆、1个游泳馆)的标准,提升全省公共体育设施水平。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省三年拟实施项目1423个,估算总投资2296亿元,2020年估算投资643亿元。
(八)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分管领导:黄楚平;牵头部门:省发改委)。
1.三年目标。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改造升级项目13个、科技和双创园区项目9个、生态园区项目6个、园区智慧化改造项目32个;完成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4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园区、14个农业产业强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一批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2.主要任务。
(1)改造提升园区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补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不足短板,完善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提升。
(2)着力打造智慧科技生态园区。重点组织实施光谷精准医疗产业基地、生物创新园二期、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国际生命健康园、国家抗病毒药物研究院超级孵化器、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智慧共享办公空间、科技馆、汉口文创谷、智慧化运营管理与服务中心、仿制药基地项目、仿制药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计量设施等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产业园区。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