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时间:2021-12-21 09:51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一、自然生态状况

藏东南高原地处西藏东部、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北部有念青唐古拉山,中南部有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深切于山岭之间,平均海拔3300 米左右,东西长 1150 公里,南北宽 733 公里,受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和独龙江支流的切割,高原地貌较为破碎,区域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总体海拔高差超过7000 米。气候以温暖湿润-亚湿润为主要特征,年均气温 10℃左右,年降水量 1700—4000 毫米,气候湿润,日照时间长,霜期短。区域内水系发育较多,独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异较小,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分布有典型的高山生态系统,受复杂地形和巨大海拔差影响,植被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包括山地暖温带的湿润针阔混交林、山地温带的凉润针叶林、亚高山暗针叶林、典型的高山树线、高山寒带的疏林、灌丛草甸以及高山荒漠带。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类型多样,而且分布面积大,生态系统原始性和完整性较好。

二、主要生态问题

该区域地形地势十分复杂,山高坡陡、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最复杂、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面临着天然次生林退化、原始森林破坏等问题,采伐迹地森林更新质量差,森林保土蓄水能力不高。亚高山及高山草甸等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区域荒山草坡面积较大,草原质量差,草原退化、沙化,灌丛植被破坏和鼠虫害等生态问题依然存在。截至目前,仍有 10.29 万公顷沙化土地尚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 401.24万公顷。同时,部分物种种群数量少且敏感度高,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加强森林保育和质量提升,加大对天然林和公益林、新造幼林地等封育保护力度,开展退化林分修复,建设重要流域地带防护林体系。加强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管理基础设施、配套设备和监测体系。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行封育保护、季节性休牧,对中度及以上退化草原实施人工干预措施,提升草原质量。采取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荒漠化沙化监测管理,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沙地植被盖度,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推进冰川雪山冻土系统保护,以大型冰帽冰川以及小规模冰川群为重点,完善冰川监测预警体系,设置警示牌、围栏防护和巡查站点。深入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等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表 3-6 藏东南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布局表

 

 专栏 6 藏东南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项目

1.藏东南高寒林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统筹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增加森林植被资源量;通过退化林修复和中幼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优化草原围栏管理,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恢复;实施黑土滩治理、毒害草治理、鼠虫害治理、飞播种草等工程,恢复重度退化草原生态功能。采取生物治沙措施,开展沙化土地治理。推进类乌齐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水体水质保护、栖息地生境恢复等措施,保护修复湿地生态。采取封禁治理、水土保持造林种草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在适宜地区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藏东南高山河谷次生林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加强退化次生林生态修复,按照退化程度和类型,科学选择修复方式、更替树种等,分区域实施退化林修复工程,优化林分结构;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等措施,增加森林植被资源量;开展中幼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黑土滩治理、毒害草治理、鼠虫害防治、飞播种草等措施,逐步恢复重度退化草原生态功能。采取生物治沙措施,开展沙化土地治理。采取封禁治理、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在巴宜区等地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3.藏东南森林垂直带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充分利用山川河谷地段,加强国土绿化,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增加垂直带森林植被资源量,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植被成活率。通过优化草原围栏管理和飞播种草等措施,提升草原生态功能。采取生物治沙措施,开展沙化土地治理。加强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水体水质保护、栖息地生境恢复等措施,保护修复湿地生态。采取封禁治理、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4.三江并流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落实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优化草原围栏管理,加强毒害草治理,促进草原生态恢复。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乔木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科学配置封禁治理、坡改梯、谷坊、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第七节 西藏“两江四河”造林绿化与综合整治工程

西藏“两江四河”流域,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是南亚和东南亚主要河流的发源区域,是西藏城镇分布最为密集、人口密度最大、农业资源最集中、交通和水利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西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脉络和核心纽带。行政区域涉及西藏自治区的 7 个市(地区)34 个县(区)。

1...678910111213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