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央环保督察:近期正在对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时间:2022-07-07 09:25

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中央环保督察已经7年了。

  从2015年底试点开始,到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并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从2019年第二轮督察启动,再到今年上半年分六批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史

  7年间,中央环保督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长江岸线保护、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祁连山生态修复、秦岭违建别墅整治……总计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整改28.5万件。

  在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改善,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坦言,最根本的就是总书记的“撑腰打气”。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从设立到运行再到纵深发展,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部署下推动开展的。在督察面临压力的时候,也是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给了督察人底气和勇气。

  未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还将继续推进督察整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

  “近期正在对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每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都会公布一大批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的选取标准是什么?

  翟青表示,选取标准有3个:01

  污染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包括向江河湖海恶意排污、大量工业废物违法违规倾倒在河道、黑臭水体问题,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02

  涉及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包括在保护区违规开发建设、违规围海填海、违规围湖占湖、违规毁林建房、违规进行野蛮的矿山开采等问题。03

  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的问题统计显示,目前已公开的262个典型案例中,涉及环境污染的、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的占到48.5%,接近一半;涉及生态破坏的、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占33.2%;涉及弄虚作假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则占18.3%。

  翟青表示,作为案例,一定要确保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典型案例的生命线和底线所在,每个案例从调查、撰写、定稿都是要经过层层审核的。案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制作案例过程中也要格外认真谨慎。

  总的来说,曝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推动了问题整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翟青透露,近期,生态环境部正在对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安排了督察局的同志分成若干组进行调研,对整改力度大、成效突出、人民群众认可的,将形成一些正面典型案例。

  “案例不仅仅是做得不好的,对一些做得好的,我们也是要有一些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激励先进、交流工作、引领带动的作用。”他说。2

  “重点督察整改任务都会定期到现场盯办核查”

  除了整改做得好的,对于那些督察整改不彻底,久拖不决甚至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生态环境部如何处理?

  翟青表示,督察最终成效是要体现在问题的整改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督察整改始终是高度重视的,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下称《办法》),强调督察整改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对整改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监督保障和纪律要求等内容作了明确规范。

  而从实际工作中看,督察整改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做法。01

  建立机制就是把整改的责任、流程、要求都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

  《办法》明确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是整改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在省级层面还要建立督察整改领导机制,就是要把责任压实。

  《办法》还明确在每批督察反馈以后,被督察对象要实事求是、科学地制定督察整改方案,提出整改目标、路径措施、完成时限等,并且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抓细抓实整改落实工作。

  此外,督察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还要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02

  紧盯不放目前所有的督察整改任务都实施清单化的管理,采取多种调度和盯办的方式进行督办。

  对一些重点督察整改任务,都会定期到现场盯办核查,有些是一个月一次、有些是两个月一次,有些是半年一次,有些问题可能是一年一次,一些重点问题都会安排督察局的同志到现场去,每次现场的核查还都要形成盯办报告。

  如果发现有督察整改不力的情况,将会视情况采取通报、督导、约谈、专项督察和移交问责等多项措施,有效地传导压力、拧紧螺丝,目的是推动地方真正把问题整改到位。03

  两手发力就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对于发现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及时公开曝光,严肃处理。

  当然,对于做得好的,也要及时地宣传,引导地方做得更好。

  翟青表示,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党委政府对督察整改都高度重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借势借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

  3

  中央环保督察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地方的同志经常会有一些疑问,比如“为什么有一些问题地方发现不了,而督察进驻一个月就能发现这么多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又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翟青表示,每次中央环保督察下去,督察组其实都“做足了功课”。督察进驻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是准备工作往往就有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在进驻前夕,督察人员会从日常掌握情况中梳理线索,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同时,还会开展大范围的暗查暗访,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

  督察过程中,还注重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发现问题,充分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红外成像等技术装备,提高督察组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在督察进驻前夕会形成进驻工作手册,每份手册都至少有4050页,基本上都是问题线索,有的甚至已经提前进行了取样和影像取证。

  正是这些前期准备,为查实问题打下扎实基础。

  同时,督察组还会“依靠群众”。

  翟青表示,群众投诉举报是发现问题线索的“金矿”,我们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驻前,就从日常投诉中梳理线索,进驻后专门受理群众来信来电举报。

  每一批督察、每个省份都能收到几千件群众的举报,督察人员深入分析,开展现场核实,从中发现了大量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线索。

  对于群众举报,中央环保督察有一套完整的举报“受理、转办、核查、督办、回访”工作机制,从受理到转给地方,督察组都要组织进行核查,有些问题还要进行督办,之后还要对办理情况进行回访。

  比方说,为了跟踪了解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在督察中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电话回访和现场回访。一是通过打电话问问举报的同志怎么样,二是有些督察同志到现场去看看到底改得怎么样。

  通过回访,一旦发现有些地方存在调查不清楚、解决不到位、敷衍应付等问题,督察组都督促地方进行了严肃处理。

  正是这些措施,进一步压实了责任,保障了群众举报的生态环境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此外,督察组还非常“拼”,能够顶着压力发现问题。

  比如,有的督察组的同志,为了查实一个违法的案件,能够连续蹲守四个晚上,前三个晚上都是无功而返,到了第四天凌晨三四点钟终于抓了个现行

  而地方之所以发现不了这些问题,除了有些问题确实不容易发现,需要一些经验、技术手段外,也有少数地方是不敢动真碰硬,甚至于明明知道问题却不能直面问题,遇到问题绕着走、往后拖的。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敢于担当,作风过硬,就没有查不到的问题。”翟青说。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