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32个!山东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名单公布

时间:2024-09-18 10:48

来源:山东省发改委

(七)嘉祥县

围绕能源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聚焦为绿色企业、项目“增量扩面”,积极满足新能源、产业基础再造、绿色企业等重点领域合理金融需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组织体系完备、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金融发展框架体系。

三、金融支持企业转型试点

(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加大ESG报告公开力度,围绕金融支持企业“公正转型”,探索支持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融资组合新方案。

(二)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有序推进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在转型金融资源配置、产品开发、信息披露透明等方面创新,打造金融助力企业转型的新典范。

(三)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围绕支持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开发碳汇资源、开展碳交易等方面,创新金融支持的方式和路径。

(四)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探索创新股权、债权、保险、碳金融衍生品等系列绿色金融工具,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型储能项目融资新模式。

(五)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以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积极开展转型金融产品服务、配套政策和制度机制等创新,为高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完善配套的绿色转型金融体系。

(六)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创新“碳足迹挂钩”绿色金融产品,推行碳标签制度,形成绿色金融支持轮胎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新经验和新模式。

(七)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

创新金融支持造纸领域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路径,探索跨境融资中的绿色金融产品应用。

(八)山东太钢鑫海不锈钢有限公司

围绕金融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信息披露、跨部门合作等方面探索创新。

(九)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围绕支持企业“减油增化”转型,联动相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圈。

(十)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围绕支持企业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联动金融机构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

(十一)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

聚焦钢铁行业革命性技术创新、传统工艺装备改造升级、用能结构及工艺结构优化,拓展绿色金融融资渠道模式,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新路径。

(十二)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碳汇等领域强化科技攻关,通过金融机构融资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创新,探索金融助力水泥行业绿色化转型模式。

(十三)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

构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银行提供融资支持和服务创新、企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联动机制,为绿色金融助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样板、做出示范。

(十四)山东齐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探索绿色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模式,打造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助推企业加大对绿色低碳新项目、新技术的投资力度,探索形成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可推广可复制的转型金融发展模式。

(十五)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

围绕石化行业转型痛点,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多渠道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助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十六)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探索绿色保险支持企业转型新模式,建立绿色项目风险共担机制,助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十七)山东宇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探索建设碳账户,创新绿色投融资产品,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为碳酸钙和铸造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表率和示范。

(十八)昌乐新迈纸业有限公司

探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渠道模式,加强对造纸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十九)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为绿色低碳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分散风险和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碳素行业转型升级新经验。

(二十)山东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探索转型金融支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公正转型的新模式和产品落地方式,提升企业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能力。

(二十一)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围绕支持企业余热余压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新能源开发、资源回收、减污降碳减排等,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