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深圳全力以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时间:2019-03-07 10:24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过去的一年,是深圳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生态环保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幅提升治理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8年,深圳PM2.5 平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15年来历史最佳;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跨界河流水质实现历史性转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3个区新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全国最多。

这一年,深圳污染减排力度加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减排9.13%、2.08%、28.64%和11.1%,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这一年,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突出,茅洲河污染指数下降50%,深圳河、观澜河、坪山河12月份水质达到地表水五类。

这一年,深圳圆满完成大气治理目标,全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在珠三角地区浓度最低;臭氧浓度近五年来首次实现下降;灰霾天数20天,同比减少2天,为近30年最少。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第6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的一年,是深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深圳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先行示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性进展,在朝着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创建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新征程中,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新的一年,深圳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导向,加快补上生态环境欠账,花大力气治理水污染,推动大气质量向国际一流迈进,重点解决损害市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市民群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今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决胜年”。深圳生态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标: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水质稳定达标,茅洲河水质年底达到五类,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PM2.5浓度稳定达到26微克/立方米。

为实现上述目标,深圳将着力推进以下“十大战役”:

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督察体制机制。

决战决胜水污染治理,通过开展五大河流水污染源解析和水质动态评估、建立全覆盖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和黑臭水体管控系统、规范入海排口管理等向水污染治理发起总攻。

深入实施“深圳蓝”行动,突出抓好32.9万辆柴油车污染治理,通过“限行+补贴”淘汰老旧车8万辆,协调推进网约出租车和城区物流电动化,全面落实扬尘治理7个100%,落实靠泊深圳港船舶转用低硫油政策,提高岸电使用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开展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源全面调查,研究危险废物中、长、远期污染防治策略,修编危险废物处置规划,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

推进净土保卫战,发布污染地块名录,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管,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实施最严环境监管,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深入开展“利剑三号”行动,强化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和科技执法。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探索推行区域环评改革,实现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评”联动,探索建立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工作机制。

积极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推动深莞惠跨界河流和珠江口海域保护,推进粤港澳区域固体废物协同处理处置。

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守牢环境维稳安全底线,持续开展环境安全排查整治,强化污染处置应急队伍和能力建设,实施核与辐射安全考评。

号角已吹响,奋斗正当时。深圳坚定地朝着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先行示范区和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方向前行。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