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实录 |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

时间:2021-02-07 09:51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二,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监控、现场监测等方式,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等进行核查,既有现场也有远程核查。

第三,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维护情况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等进行监督检查。这次《条例》对事中事后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鼓励排污单位采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下一步,依法按照法规的要求,我部将按照《条例》的要求,加大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监管工作,严格依证监管执法。

一是推动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依据的生态环境日常执法监督体系,并且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研究编制重点行业依证监管的日常执法监督程序、指南等。

二是将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按照《条例》要求纳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年度计划中,部里要统一制定执法手册,统一执法尺度,公开执法信息。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落实情况,通过现场检测、核查台账、执行报告等手段,督促排污单位按证排污。

三是将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强化监督定点帮扶指导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排污许可违法行为,及时曝光一批无证排污的典型案例。

四是开展排污许可执法监督宣贯,加强宣传,针对市场主体,加强对地方相关执法工作的指导,提升监管能力,营造全民守法、公众监督的良好氛围,媒体和公众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谢谢。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在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有哪些制度设计?公众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监督排污企业?如何保障公众监督切实发挥作用?谢谢。

别涛:谢谢你对环保领域公众参与的关注。良好的环境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总书记的话,我们作为北京的市民对此感受尤深。环保监管,我们也认为是最基本的公共事务之一,环保部门历来格外重视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并把它作为行政管理监督、专业执法的非常有益的重要补充。2014年修订的环保法,作为环保领域的基础法律,安排第五章,以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为题,集中规定了环保领域里的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要求。一方面,专门规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基本义务,同时也赋予了公众包括环保组织依法实施监督的法定权利。在环保法基础之上,这次新通过的《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也对保障公众的有效参与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制度设计,这里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构建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集中统一的信息来源。《条例》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我昨天晚上还专门上网看了一下,信息非常详细。如果真是关注环保的,普通市民也好、专业环保组织也好,对已经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370多万家固定源排污单位,不管分布在哪个地方,都可查询足够的信息。同时要求环保部门应当在该信息平台上公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排污许可申请的决定,排污单位提交申请也是在这个平台,环保部门受理、不受理也在这个平台上。对于企业提出的排污许可申请的审查、决定、信息公开,都应当通过该平台办理,并对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以及不需要发证、仅需填报排污登记表的情况,都在这个平台上统一发布。发证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动生成统一许可证的编号。所以这是充分为公众获取企业排污信息提供了集中、统一、稳定、权威的渠道,便于监督。获取信息是监督的基础。

第二,排污许可制管理的三方面重要工作,均须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一是制定实施排污许可的范围,包括制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排污单位的范围、排污实施的步骤和许可管理类别名录。具体涉及三类企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实施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实施排污登记管理。二是制定实施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的企业名录,明确无需申领排污许可证、仅需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的类别。三是制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上三个方面工作都要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就是违规的,也就是保障公众参与全覆盖。

第三,要求排污单位充分公开环境信息。《条例》规定,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要求,企业没有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公开信息就构成违规,就有法律责任。排污单位应该如实、及时的公开排污信息,内容包括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台账记录、执行报告、自动监测数据等,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这个规定公开,或者公开不实的,都将面临严重的处罚,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万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这是排污单位不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后果。

第四,要求环保部门公开监管信息。排污单位要公开信息、平台要公开信息、部门也要公开信息。《条例》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污许可证的事中事后监管,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记录环保部门组织开展的执法检查的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无论合规不合规的,都要记录下来,记录后就要有处理,这也要公开。违规的处罚决定纳入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两个平台具有公开特性,人人都可以查、可以获取信息,据以实施监督,甚至向环保部门举报或提起公益诉讼。

第五,赋予公众举报的权利。《条例》规定,任何单位、个人对排污单位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均有向环保部门举报的权利,接受举报的生态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处理,按照规定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并为举报人保密。最近报纸上有一个报道,有人举报环境违规,被举报的企业派人殴打,这是极端严重的违法,《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所以排污许可条例在环保法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对保障公众的举报、参与、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环保法里还有一条,对于环保违法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即使不是我本人受到直接损害,发现违规违法了,也可以依法提出举报,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或者请求行政部门或者法律监督机关来依法履责。所以法律对公众的参与、信息的公开是提供了足够的程序保障和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的,希望社会公众能够关注、运用好这些法律规定,维护公共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谢谢。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