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2 09:23
来源:绿谷工作室
作者:绿茵陈
1965年,文一波出生于湖南湘潭的湘乡,文家在湘潭是大户,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据说是他们一个祠堂的。但这点祖荫不足以带来富贵荣华,对文一波来说,他只是“出身穷苦的湖南乡间娃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1983年,文一波考入兰州铁道学院(即现在的兰州交通大学)给水排水系,1989年1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又在清华大学就读并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文一波后来回忆高考时的专业选择,他说:“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给排水,在我们家里看那就是做下水道的。但是因为我是农村出生的,那个时候其实能上大学就可以了。我的印象中这个专业其实也不是我选的,可能是因为我填了服从分配,就分配给我了。”
八十年代末,清华大学环境系的研究生们,中间左一为文一波(头发非常浓密)
绿谷《环境产业上市公司老板都是哪里人》一文中分析过民营环境公司企业家的出生年份,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出生在六十年代,所以在环境产业,除了“九二派”,还有个“六八式”——即“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经历青春,在九十年代讨生活,逐步开始担负责任,并在本世纪闪闪发光”。
文一波就是“六八式”。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化工部规划院工作,负责的是两亿元以上的大型化工项目的审批工作,在那个年代也算有一个众人向往的“铁饭碗”。
在规划院,“别人不敢提的意见我提,别人不好意思否决的错误我否。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社会实践中又有这方面的积累,做的又是这个工作,我为什么不说?”不服、不忿、不隐、不讳、不分心琐事、不遇到挫折就灰心,刚毕业的文一波个性十足。
现在老谋深算的产业大佬,也是由聪明机灵壮怀激烈的年轻人变来的。很显然,规划院循规蹈矩的日子并不适合文一波,他不喜欢国企的氛围。在规划院时,青年员工们都住在单身宿舍楼,每天晚上,他穿着大背心、大裤衩子,到楼下跟同事们大谈亿万富翁的梦想,闻者侧目。
他在规划院还处于“空想社会主义”阶段。他后来常说,走上创业这条路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
文一波(右)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同学唐一合影
02 下海入伙——起步
1993年的一个冬夜,文一波在和平里约见两位老同学,他们中的一个,手里提着一部“大哥大”;另一个,攥着几页商业计划书。这两位仁兄一毕业就下了海,属于先富起来的那拨儿人。文一波一见他俩的架势,就猜出个一二。果不其然,他们刚刚在生意上赚了点钱,想投个公司干干。干什么呢?文一波是学环境的,他们找上门来准备一起做个环保公司。
骨子里就不安分的文一波,也正有心找寻人生的新突破口,更何况他在之前工作中所看到、听到的那些关于环保的事或项目,总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邀请,尽管他有些犹豫,但没有拒绝。
1993年12月23日,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正式注册成立。文一波作为合伙人之一,在半推半就中下了海。
兴趣与特长转化成商业模式是很多创业者的初心,但生意总归是生意。当生活打开一扇门时,扑面而来的并不都是美好,更有各种接踵而至的麻烦。创业不再简单地遵循做学术那一套理论,摆在面前的问题错综复杂,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让企业活下去,让理工科出身的合伙人们大伤脑筋。
原本以为只要技术好、产品好就能有市场,但现实很快令他们感到沮丧。由于缺乏对风险的预知和控制能力,仅仅几个月功夫,创业启动资金就“烧”完了,但生意还是一单都没有接到。
文一波曾回忆过创业情形,“1993年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这二十年确实有生死交集的时刻。”说好的100万投资,最后只有40万,而他是按照100万元去规划一年的业务。租房、装修、购置家具,40万元都不够,更别提接订单。距离亿万富翁的梦想似乎更遥远了。
就在公司遭遇困顿,朝不保夕的时候,发生了两件“雪上加霜”的事:一件是起初合伙创业的两位同学见情况不妙,撤了,丢下一堆烂摊子给文一波;另一件是他因下海创业并在私营公司任要职,被原单位除名。
那可能是他一生当中最为灰暗的一段日子。苦心创立的公司挣扎在生死线上。坚持还是放弃?毁灭还是重生?于他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经过一番抉择——也可以说别无选择——总之,他留了下来。
文一波硬着头皮接手了生意,现实险象连连,公司曾连续9个月不进分文,现金流一度濒临断裂。那段日子,每每电话铃声响起,他都会特别紧张,于他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文一波创业早期与导师钱易院士的合影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