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全文)

时间:2021-12-23 09:46

来源:国家发改委

(四)气象保障服务生态支撑功能不完善

重点区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欠缺,针对性不强,关键区域存在观测空白,对典型生态类型的垂直观测和遥感监测能力不足。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不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综合影响评估能力薄弱,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定量化预警不够。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

三、新时代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基本方略和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有效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明确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双重”规划》,则从国家层面对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明确提出以九大工程为基本框架的重大工程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是《“双重”规划》部署的 9 项重大工程之一,涉及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自然生态资源和重大工程建设监测监管,重点生态灾害综合防控等重点任务,对切实提高重大工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强化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巩固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其他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切实谋划和实施好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自然生态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求,着力夯实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基础,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重大工程建设监测监管能力,着力强化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突出短板,为夯实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关键突出矛盾。围绕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能力建设的主要问题和突出难点,优先解决当前紧迫需求,统筹考虑长远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相关措施和政策的针对性,在抓重点、破难点上持续发力。

——坚持夯实基础,着力提高一线保障能力。立足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实际,加强上下贯通,优化网络布局,重点提升基层自然生态系统监测、自然资源管护、生态灾害应对等方面能力,逐步夯实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基础。

——坚持科技创新,着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及重点生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重要机理和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适用装备升级,全面提高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统筹谋划,着力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认真贯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求,建立健全行业和区域协作机制,合理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

——坚持生命至上,着力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底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全力抓好自然生态领域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化解重大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总体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 2025 年,重要领域、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天空地”一体化自然生态监测监管网络基本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建设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森林、草原、河湖、湿地、海洋、水资源、水土保持、荒漠化、石漠化、外来物种入侵等相关领域调查监测体系更加完善;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能力稳步提高,基层生态管护站点更加优化;气象服务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逐步增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基本满足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需求。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 100 项,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 0.9‰、2‰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8.2‰1以下,人工增雨雪率提高到 12%-15%。

(二)远期目标

到 2035 年,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200-300 项,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 0.8‰、2‰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7.2‰2左右,人工增雨雪率稳定在12%-15%,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国综合性生态监测监管和评价体系较为完备,生态保护管理设施装备水平和综合能力基本满足现代化需求,工程建设长效监管机制和保障服务体系高效有力,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第三章 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标准规范建设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创新,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一、科研平台建设

1234567...9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