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3 09:46
来源:国家发改委
3.湿地生态监测评价。构建国家级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建立国家、省级和重要湿地三级监测体系,开展全国湿地生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动态变化情况,满足湿地全面保护和国际履约需要。
4.海洋生态监测评价。健全海洋生态监测网,提高大时空尺度监测能力及典型生态系统集中区精细化监测、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能力,强化在线监测设备应用,形成以海岸带为重点、覆盖管辖海域的岸海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完善海洋生态监测评价系统。开展海洋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的长期监测,升级生态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5.冰川冻土变化监测。提高对冰川冻土的监测能力,健全我国冰川冻土变化监测体系。对冰川冻土变化及影响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
6.水土流失状况监测评价。适时开展全国水土保持普查,摸清水土保持家底。持续开展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定期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黄土高原淤地坝、崩岗、林下水土流失等专项调查,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脆弱区,以及农田、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基础数据库及数据传输集成系统,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水土保持监测监管体系。
7.荒漠化状况监测评价。持续开展荒漠化土地和石漠化土地调查、荒漠化和石漠化监测评价。建立健全荒漠化和沙化、石漠化生态状况监测评价等体系,完善沙尘暴监测体系,实现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数据的收集及成果汇总分析。
8.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评价,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监测制度。在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以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等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开展候鸟迁飞、滨海湿地、海洋、城市等生物多样性专项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恢复状况等监测。开展重大林草生物灾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林草生物安全监测鉴定与损失评估工作。
9.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开展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争取全面掌握长江和黄河水生物资源状况,评估长江禁捕和黄河禁渔效果,为长江黄河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开展近海及海岸带区域渔业资源监测,掌握近海渔业资源变动趋势,满足近海可捕量评估需要,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确保渔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0.生态碳汇调查监测评价。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善生态碳汇监测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提高碳汇监测与评价能力,对我国生态碳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开展调查监测。
第五章 切实增强森林草原等重点生态资源保护能力
围绕提升森林、草原等重点生态资源保护能力,全面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种质资源保存、基层管护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一、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建设
(一)火灾风险防范工程建设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加强防火宣传体系、火源管理系统、人员管控系统建设,在基层单位建设专兼职防扑火队伍,为各类护林(草)员配备巡护、火情早期处理及通信设备,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加强城镇周边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坚决防范山火进城。
(二)森林草原火灾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健全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系统,探索研究建立森林草原火险预报预警模型和雷击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模型。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卫星监测系统,建设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卫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建设和升级东北、西北、西南林火监测分中心相关地面站。加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视频监控。
(三)防火阻隔系统建设
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重点在林草资源保护价值高、重要保护目标等部位以及城镇周边、山脚田边地带统筹规划和构建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等林火阻隔系统,在国境线因地制宜建设边境防火隔离带。
(四)防火应急道路建设
在防火重点区域,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打通林区内部断头路、升级改造集材废弃路和简易路、连通林区现有外部道路,逐步构建布局较为合理、结构较为完整的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道路网络。
(五)森林草原防灭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
完善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林草防火调度、森林草原火场通信(数字超短波)等项目,提升通信指挥效能。完善卫星通信系统、机动通信系统、移动视频传输系统、单兵视频传输系统,重点加强扑火前线的远程音视频指挥调度和应急组网通信能力。制定互联互通的统一建设标准,确保互联互通。
(六)森林草原消防能力建设
组建布局均衡合理的专业防扑火队伍,推进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强专业队伍营房、靠前驻防基地、野外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2025 年底前实现防火重点区域县级单位专业队伍全覆盖。加强大型现代化装备、特种灭火装备配备和以水灭火设施设备建设,对专业队伍开展“以水灭火”和“个人防护”装备现代化升级,为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南等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地区配备一批大型装备。
(七)森林草原航空消防能力建设
加强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飞机和无人机应用,引进续航能力强、载量大的大中型飞机,完善直升机起降点、飞机取水水源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通用航空服务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深度和广度。完善森林航空消防飞机调度指挥,实时掌握全国范围内森林航空消防飞机动态,实现动态化指挥调度。加强航空护林基础设施和航空消防设施装备建设,开展北方、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火场通信指挥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火场侦察系统、决策辅助系统、训练设施和航空化学灭火项目建设。新建和完善一批航站,升级相关基础设施及专用设备。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