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文实录|环境保护部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01-31 13:54

来源:环保部微博

这里面可能大家有一个问题,采测分离和过去有什么区别?过去是属地监测,比如说断面在哪个省,哪个市,就由哪个省、市自己来测,自己测完报给数据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利用这个数据对省进行考核。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预,另外质控的要求也有可能不一致。现在采测分离以后,采是第三方采样公司,我们从全国招标了八家采样公司专门开展采样。那么测,选择290家监测站开展监测。这个过程中采样公司严格按照一整套技术规范要求,比如说从采样开始,包括采样要留痕,到哪个站采样,首先扫码,我们有断面桩,你要扫码发过来,发到网上去。第二个要采样,采样现场要留痕,是不是在要求的地点采的样。第三步采样以后,你要编码,编码是二维码统一编码,通过混样,就是不同站点不同断面的样品混合在一起,最后要送到分析测站,就是监测的分析测试方,分析测试方只知道测的是密码样,不知道是哪来的,数据只有二维码,测完的数据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我们对采测分离工作有一整套质控要求,要全过程留痕,比如冷链运输,对样品运输和保存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另外要保证规定的时间开始监测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测完等等这些要求都在里面很具体。

应该说第一阶段监测来看,我们总体数据质量稳定可靠,我们采测分离第一阶段内部和外部质控样品合格率均超过95%以上,这里面有空白样,加标样,平行样,占总样品的15%的比例,大家想想空白样、加标样,平行样,就是看你测的准不准。但是分析测站不知道这些样品中哪个是空白,哪个是平行,哪个是加标样,这样就实现了采和测分离。另外这里面有一整套的管理要求和技术上的规定,还有后台有信息管理系统,而且采测分离监测数据从10月份开始,11月,12月到目前1月份已用于水环境的质量评价考核工作中。通过上收,应该说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和大气是一样的,谁考核谁监测,所以这是机制重大转变。

刚才说数据,总体来看2017年全年来看总的1940个评价考核断面中,一到三类水质比例是67.9%,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劣五类比例是8.3%,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全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采测分离实施三个月以来,监测数据比去年同期相比“好水”比例有所下降,这仅仅是三个月的情况比较,总体是略有下降,更进一步的结论,我们后期还会继续在跟进。

这项工作应该说是整个全国机制,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监测管理考核评价,避免行政干扰,进一步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减轻基层压力和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刚才说了,我们要加大自动站建设,自动站建设以后四小时出一个数,现在一个月地表水才测一次,等到自动站上来,就像空气站一样,能实现自动报警,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出现异常情况马上知道,对实现水环境监测的预警工作和我们考核评价工作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谢谢。

新京报记者

新京报记者:很多人关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请问环保部门是如何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会不会出现预报失准现象?怎样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预报的准确和精度对我们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对重污染应对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预报准确率高,预报提前量长,是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前提,只有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和提前量才能精准发力、提前采取措施。应该说近几年来大家都有体会。

《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发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利用国家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的数据、国内外主流气象预报资料、国家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等这些资料,每日对未来七到十天污染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建立了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机制,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污染程度进行研判,应该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目前预报的准确率持续在提升,区域范围的空气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已接近100%,重点城市污染程度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0%,为空气重污染过程研判、防控、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过去几年,大家注意到部分城市发布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并采取应急措施,这些都是基于预报结果做出的,就是打有准备之战,预测预报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国家、区域和省和重点城市基本都已开展了预测预报工作,而且有一支队伍专门预报队伍,经过历练,这支队伍越来越成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为大气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区域、省级、城市四级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预报会商机制,实现国家和区域,区域和省市,以及环保气象部门之间的会商,不断的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实现三天精准预报和七天显示预报。

一是大力推进六大区域预报中心建设。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六大区域中心建设,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已经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这方面工作。同时,我部将建立国家和地方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只有清单准了,预报才能准,污染源清单要动态更新。

二是健全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机制。建立健全环保气象部门会商机制,国家和区域会商机制,区域和地方省市的会商机制,在地方也要建立相应的会商机制,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三是加大对地方的技术支持力度,要加强对预报信息交换能力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预报产品分发系统,将预报指导产品的分发范围进一步扩大,现在从省,下一步扩大到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覆盖度更大一些。

四提升预报人员的业务能力。针对中西部地区,依靠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结队开展帮扶,另外加大培训,提高整个预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最后是加大科研攻关,现在还不能对未来7—14天情况做准确预报,中长期的预报能力亟待加强,还要加大攻关,继续加强这方面研究,更好的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谢谢大家。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版权所有